说起汪峰,你会想到什么?梳飞机头穿皮裤的商业摇滚歌手,汪头条,章子怡的男人,还有那句触及心灵的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说起李笑来,你会想到什么?中国比特币持有量最多的人,前新东方老师,知识大拿,畅销书作者。
《奇葩说》第一季有一个辩题是:这是个看脸的时代吗。
蔡康永拿到题目,脱口而出,“这根本就是一个看的时代嘛。你能让别人先看你的脸,就看脸。能让别人先看到你的钱,就看钱。看脸看才华看车子,有本事让人家看到什么就看什么,能有东西给人看就行。”
蔡康永《奇葩说》没错,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所有人的时间和注意力都不够用的时代。
所以也是,看标签的时代。
我们没时间系统学习知识,我们只需要知识点;我们也没耐心慢慢了解一个人,你最好能一两句话简明扼要告诉别人你是谁,你能做什么,有什么与众不同,你比别人好在哪里。
在这个时代,你想过什么不重要,你做过什么才重要。
标签的力量有多大?
刘楠在《奇葩说》上讲过她拿到徐小平的投资的故事,那是她创业后比较迷茫的一段时间,得到了徐小平的电话号码,她精心编写了一条短信:我是一个北大的毕业生,但我现在在开淘宝店,我的销售额已经有三千万了,但我非常不快乐,我听说您是青年的心灵导师,我是一个陷入困惑的青年,您有时间开导一下我吗。
这小小的一段短信,每一句都是一个标签,还互相构成转折与对比,瞬间能引起好奇。
所有的标签,都在说明你或者你家人的本事。
牛逼标签越多,你可以讲的故事就越多越有趣,别人了解你的愿望就越大,你被记住的几率更大。
互联网时代,讲究个人崛起。我总结了一下,标签大概有以下几种贴法。
一是“出身型”标签。
知乎上有个问题:“你们家祖上有什么牛逼的故事吗”。下面答案精彩纷呈,印象中还有说自己是李鸿章的子孙的,祖传公务员,深深戳中笑点。
祖上有名人,的确是额外BUFF。“孔子后人”,“诸葛亮后人”本身就是很有话题性的介绍。但也别把“出身型”标签理解得太狭隘,少年经历、教育背景都可以作为“出身型”标签。
我开始写公号以后,碰到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自我定位。
最近好不容易有大号看中我的文章,愿意转载,问,你能不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自己。我几个晚上转辗难眠,还是没有头绪,作为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人生太稀薄了,要啥啥没有。学霸?不够格。吃货?显得太二。白富美?我的确是白痴富态臭美。
最近看到一个公号作者,自我介绍的第一句就是——“行走的老公说明书”,然后是“1米89的颜值暖男,精通写作与厨艺,治愈系情感专家”云云。
好吧,看来我还是少了些创意,我干脆说自己是“大隐隐于朝的黑鸡汤炮制者”,“行走的老婆说明书”,也比介绍不出来强。
第二种,“数字型”标签。
这个领域里,你做过什么事不重要,有没有成功也不重要,只要数字足够大就行。比如樱木花道,表白过50个女孩,统统被拒,是不是显得可爱又呆萌。
再比如最近新媒体界很红的杨坤龙,就是做过50个公众号的运营老司机。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个同学在简历上写:大学四年做过15份兼职。
所有拿到这份简历的考官,都会注意到这个不寻常的数字,问她为什么会打过那么多份工。
然后,她开始讲自己的故事:大一的时候,母亲不幸遭遇车祸,家里一下子经济负担重了。她必须用一切课余时间去打工,做家教、发传单、当翻译……只要能赚钱给妈妈治病,她什么苦都吃得了。因为这样,学业就顾不上了,平均成绩只有70来分,但是自己学到了很多本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她懂得了怎么面对挫折。
很多考官现场听得落泪。那一年,她是面试之王,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学霸拿到的OFFER都赶不上她。
第三种,“屌丝逆袭型”标签。
这个,就是说说你的辛酸史,什么我以前摆过地摊,干过销售,在地铁里唱过歌,卖过盗版碟……把过去说得越惨越好,越接地气越好,越能反衬今日的一切。
黄渤就很爱聊自己以前在歌厅唱歌的故事,做小生意的故事,在舞蹈教室当老师的故事。这一切,使得他看起来有一种复杂的厚重感,是个“有经历的男人和演员”,比起那些学院派的偶像,黄渤更容易获得最广大群众的认同与好感。
黄渤这一招,只能在你已经取得成果之后使用,起码要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候才能用。
至少是镁光灯打在你身上了(比如四位导师为你转身的时候),你说起那苦难的往事,跟今天的小成就一对比,才显得有力量,有足够的戏剧性。
若你还是个屌丝,反反复复说这些没用,没人愿意听,而且很可能会变成祥林嫂或者阿Q,招来反感。
第四种,“不明觉厉型”标签。
之前听了一次霍老爷的分享,他提到现在活跃的知识网红,都特能给自己贴标签,很多东西大众并不熟悉,于是“不明觉厉”。
比如微博情感专家AYAWAWA,刚出道的时候就是顶着“门萨会员”的头衔,加上她年轻时长得略萌,给自己加上了“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的超级标签,简直大杀四方。
大张伟也是这个领域的高手,他曾经有个头衔是:“中国六大智慧少年”之一。小时候得的,难以考证,所以现在被他拿来当综艺梗用。而他更厉害的是,因为觉得自己名字普通,干脆在前面加个“大”字,瞬间提高了名字的可记忆性。
大张伟还有一种,“连续创业者”,感觉超厉害。你只要做倒一个公众号,再开倒一家店,你也能贴这个标签了。
听一个朋友说起他参加的创业者论坛,前几个嘉宾上台分享经验,都称自己是连续创业者,然后开始讲目前的事业,听到人昏昏欲睡。最后一个人,一上台就介绍自己是个“连续创业失败者”,已经开倒了八家公司了。然后说自己今天来,就是给大家讲讲如果你选择创业,可能会以面对怎么样的失败,会掉进哪些坑里。他讲话幽默感十足,每一次失败都被他描述成了有着悲壮结局的历险记,结果全场下来,数他的发言效果最好,台下笑声掌声此起彼伏。
话又说回来,战略是打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标签是对自我的高度总结。
血型星座不能定义你,能定义你的,只是你做过的事和你能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