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家占有某一样东西的想法是比较晚的时候才出现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偷盗的概念,因为风格是某些共同的东西,是一种理想模型。在古典艺术当中,风格是需要达到的一种样式,所有的人都必须达到。因此,对于其他作品的模仿标准就是一种教条,对于艺术家和诗人都是如此。可以说,艺术是从另一种艺术中诞生的,就好像是诗歌诞生于另一首诗歌一样,这一直都是真理,即使一个人简单地认为他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或者临摹大自然,实际上他是在模仿一些表现形式,只是没有意识到罢了。我觉得,在艺术家、作家的学徒初期都一直存在着模仿。最开始的推动力是什么?一个人说:我喜欢按照特定的画作、诗歌、故事去创作一幅画、写一首诗,或者写一篇故事。这是合理的;为了发出声音,为了具有独立的艺术性格而存在,开始的时候要与一种或多种模本建立联系。我认为,一个年轻人在开始任何创造性工作的时候,都应当放开地去模仿,去盗窃。引用可以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完全投入进去,对于作家来说,必然会得到某种写作的缅怀;对于画家来说,则是其他作品在视觉上的怀念。
“风格是某些共同的东西,是一种理想模型。”诚然,人类(包括绝大部分动物)的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行走、讲话、吃饭……孩子通过模仿父母的行为,学会生存技能。
文学艺术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阅读大量的作品,欣赏前人的佳作,从模仿开始练习,写一篇一篇的文章,临摹一幅一幅的画作……在大量的学习练习掌握了基础技能之后,在当中进行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最终才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风格。
学习离不开模仿,但是如果一味的“拾人牙慧”而不去进行自己的思考与创新则是另一种概念了。要知道,模仿是为了掌握技能,而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2
绘画是一种自我创造,是通过我们去创造他们自己。但我们要注意,不要将绘画的这种理念视为历史,绘画本身的内部历史,一种宿命论的意味,也就是说,绘画的历史与其说是一种朝向起点的垂直进程,更应当被视为横向的扩散:它的目的是描绘一切可描绘的东西,展现绘画的各种可能。
绘画具有极高的可能性,每次看到优秀的作品,再丧也会瞬间觉得人间值得。绘画可以创造出想象中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