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说是从一个乘客匆匆路过蝴蝶标本店开始,从老妻发现皮尔戈兰倒在店门口结束。
小说可以从皮尔戈兰在四月一日那天终于卖掉了蝴蝶标本,他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去西班牙,倒在自己家门口开始,用她妻子的角度回忆他的一生。
或者:皮尔戈兰在幻觉中到了西班牙,无数的蝴蝶在飞舞。他在花丛中飞舞,倒在蝴蝶从中,一群群五颜六色的蝴蝶围着他起舞,旋转、旋转,然后进入从前。
皮儿格兰的人生是追求梦想的一生,悲剧的一生,梦想和现实极具分裂的一生。人生大多如此,人的一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无法向自己的理想靠拢。却终生都在追求。并付出了一生的代价。这种悲剧是最摧毁人心的。
二、
表达人物性格的细节:
1.照老规矩,他要了一杯洛姆酒,装上烟斗,用一双泪汪汪的眼睛看着牌局。偶尔有人随口问他一声店里生意怎么样?他总是吞吞吐吐,要不干脆避而不答。
2.他偶尔会摸一下堂倌女儿的屁股,摸着摸不着他的一脸丧气相都纹丝不变。3.每当十一点整。他会准时磕掉烟灰,付完旧账。跟每一个搭理他的人握手。然后悄然离去。
3.他是那种不合时宜的梦想家,对于广大的世界漠不关心,只是梦想一些让他的老婆和邻居莫名其妙的东西。
4.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漫步乡间小路,在久旱的荨麻杆上寻找发现一排排闪亮的蝶卵。
5.他完全可以改卖赚头更大的服装或者别的,但他固执地守着小店,在暗淡的现实存在中守着一点理想幸福的幻影。对到遥远的国度去捕蝶,怀有一种狂热以至于病态的渴望。
描写手法:形象和心理描写。
这些细节最暗示了他的结局:
1.他步履蹒跚,两条细腿支撑肥硕的躯干。
2.在他弯腰解鞋带的时候,一阵虚脱差点要了他的命,就像背上压着一座大山。
3.他在地图上研究旅行路线。突然眼前一阵发黑。在店里跌跌撞撞走了一阵。过了好一阵才缓过劲来。
4.他把字条和钥匙放在显眼的地方,一阵激动,胃里一阵下沉。
5.朦胧中,他看见那个钱罐在飞…
最关键的细节:四月一号是愚人节,隐喻命运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三、小说是如何处理时间的?
1.每到周末,邻桌上有一个一身赘肉的老头
2.每当十一点整,他准时磕掉烟灰回家
3.他们是1905年结的婚,快四分之一世纪了
4.每当星期天的早晨,拖泥带水喝一杯咖啡,然后带伊琳娜出去散步
5.在工作的日子里,他很早起来开店门。
6.他从小热衷于和收藏家打交道
7.父母死后,蝴蝶占据了统治地位。
8.1914年开始进入专业研究昆虫学阶段。
9.他的整个一生在柏林度过
10.在童年的记忆中…
11.每年他都打算攒钱…
12.婚后,岳父的产业给了他不少接济
13.世界大战爆发了,金融危机,通货膨胀
14.从此,他放弃了努力
15.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开始有了幻觉
16.直到那一年的四月一号
一个四月的早晨
17.4号那天
18.第二天,又过了一天,那天下午
19.第二天早晨,伊琳娜要参加婚礼。傍晚的余晖,他的火车时间是八点二十九分。
夜色降临,流云吐月。伊琳娜从婚礼晚宴上回来。
20.后来
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作家通过倒叙插叙,现实和回忆交错的方式,讲述了皮尔戈兰的一生。
通过梳理小说中的时间,小说选取了主人公童年,青年,和现在的一些片段,用不多的笔墨勾勒了男主的一生。
年、月、日,八点二十九分,这些时间的表述都在让我们感觉死亡的迫近,一生的短促,有概括,有细节,选取的这些时间片段都紧紧围绕着皮尔格兰对蝴蝶的热爱,对旅行的向往。
四、
现实和回忆的转换点:
1.伊琳娜一面踉踉跄跄的走回来,一面老眼昏花的叹气。他们是在1905年结的婚,已经是四分之一世纪了,这个转折点,一下子将主人公老之将至,一无所获。贫困、孤苦的生活状态带给我们,一对老年夫妻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状态立体展现。
2.哎,现在的孩子,然后他回忆童年。
3.他的一生都在柏林度过,他从未去过比孔雀岛更远的地方,从此他放弃了努力。
4.在这些梦想中。他来到传说中的极乐岛。
5.那种绝望,那种痴迷,那种梦魇般的无望成了他的日常生活内容,直到那一年的四月一号。
通过一个事物一个场景,很自然的从现在转换到了过去。在这篇小说中,推动着小说前进的,就是主人公对理想的执着和对现实的不满。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越大,主人公做出最后行动的动机就愈强烈。在这些回忆里,都包含着皮尔格兰和蝴蝶,他是怎样喜欢上蝴蝶的,他关于蝴蝶的回忆,他为此曾做过的努力。也正因为这些回忆,我们才能清楚的明白,皮尔格兰对于蝴蝶是有怎样的一种情结。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同时,我们才能理解他所有和常人不同的行为动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