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有一个梦想,就是当老了以后,要写一本书。
老杨今年中秋才刚做完七十岁生日,现在的工作是做泥瓦匠,大工,一天两百多块。因为现在农村拆迁,抢着盖违建房的多,老杨他们这个团队被各家各户争来抢去,生意好到不行。
劝不听,怎么都要出去干活,每天一个小轻骑做交通工具,倒车水平不行,却不影响他象个独行侠一样,风里来雨里去。
一身工装,歪戴卡叽帽,酷到没朋友,回到家洗个手坐定,自有人端上热饭热菜和老酒。
那是他一天中最惬意的日子。他是个幸福的老杨。干得动活,挣得到钱,吃得下睡得着。
老杨是我爸。老当益壮,三观超正。端起酒杯聊的都是国家大事,民族气节。目前他想写本书,想写自己的一生。
他觉得自己的一生说来话长,可以慢慢讲的东西实在太多,所以需要一本书的篇幅。
老杨的文笔是不错的。有点胎里带的那种下笔如有神。
这七十年来,他写作的巅峰颇有点传奇味道。
那是十几年前了,老杨去海峡对岸探亲,探的是他的亲爸。三个月期间,他悄悄地打了一份工,做台湾的泥瓦匠,为对岸建设添了砖加了瓦。
添砖加瓦是一回事,挣钱又是另外一回事。说到挣钱,这个钱,那边的当局是不允许探亲人员赚的。
被查了,老杨很光火。一封信投到了个主流报社。正正经经的一篇文章,有个很伤感的名字,叫《夹缝中的一棵草》。
那些流落台湾的老兵,在内地留下的孩子,都是这样在夹缝中生存的草。
曾被歧视到尘埃里。十来岁的满怀爱国热情的孩子,今天被选去北京见毛主席,明天就被其他的孩子替换下来。
成绩好没用,表现好没用。那是成分高于一切的年代。什么都是这样,受教育择业都受限。艰难的生活最终把个初中语文尖子生变成了泥瓦匠杨师傅。
泥瓦匠老杨来到21世纪,却又受到了另一种歧视。凭手艺挣的那点辛苦钱,却又被认为是违法的。愤怒的老杨下笔如有神,一篇文章投出去,一石激起千层浪。
捐款的人把钱送到面前,老杨拒绝了。钱包是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据说有外国记者采访,也被拒绝了。
他坦然地被当局遣送回来,虽败犹荣。
文字的力量。一个普通的农村老汉,当年也曾有豪气干云的控诉。
放下笔,他是老农,拿起笔,他成了个战士。
我想他这一生还想当一次战士。我比任何人都期待他的战利品横空出世。一本书的篇幅,记载着大半个世纪最普通而又最跌宕的故事。
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是一条江,有时平缓流淌,有时水流激荡。
命运有着苍凉的底色,而人生这条江,既然不能挥刀断流,就依然要一路高歌地往前奔跑。
前些日子带了两瓶黄酒给老杨。
老杨说,黄酒非得要加上青梅煮着喝。
曹操曾经说过,梅子可淡酒,所以约了刘备青梅煮酒。曹操,那可是枭雄啊!
我的老杨也是个英雄,那么不平坦的人生之路,跌跌撞撞走下来,他还有个青梅煮酒的情怀。
人生七十古来稀,而老杨生机勃勃,正当象个少年。
他有梦想。
有梦想的人都是了不起的。
在七十岁还有梦想的老杨,有一天放下泥刀,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平淡生活就成了江湖,而他将是江湖中最最顶尖的大侠。
他必将仗剑走天涯,走成我心中最轰轰烈烈的传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