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刘安平抑制不住兴奋,爷儿俩一问一答非常热烈,只有曹小华依在座位上,望着车窗外一闪而过的风景发呆:这一路的风景那么熟悉,只是自己,已经不能天天看到了。
晚饭三口人没有在家吃,而是去了小区对面的烧烤园。儿子成功入职,值得庆祝,虽然中间经过了很大的波折。愈是经历了大波折,这一天才愈显得珍贵。这一关对刘安平,是出乎意料地突然,他没想到从在家无所事事到赶时间点儿上班,中间只有一个面试的距离。
刘安平这一批九个人,是公司为外地分厂招聘的。公司老总新老换届,新老总认为销售公司的员工年龄偏老,销售队伍活力不够,安排人力资源部向社会招工,要求学历高年龄小。他们这一批,在分厂锻炼一两年后,择优补充到销售岗位上,也就是说,他们九个,是销售队伍的预备队员。
第二天,按公司要求,刘安平去规定的医院进行上岗前体检。这个医院曹小华去过多次,知道地方,跟着刘安平去给他指路。在医院门诊楼前,曹小华坐在车里,看见刘安平和一个年轻人打招呼。那个人举止端庄从容,一看就是在社会上摔打过,不像刘安平,一身学生气,对人有一种本能地躲避。曹小华心里有一种嫌弃,觉得自家的孩子比不过人家,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好,曹小华不这样认为,她想:“刘安平啥时候也能锻炼到这个样子呢?”
第三天,刘安平跟着刘大海去公司上班了。先在总部培训,不知道培训多久,按照刘大海的推测,大概培训到月底,等到下个月初,刘安平就会跟着业务员一起去外地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刘大海在销售公司工作多年,对节奏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
不时有人过来问刘大海,“儿子去哪里?”刘大海心里没底。他有一种心理,自己在这个部门上班,应该能够帮上忙,给儿子挑一个有前景的岗位;又觉得自己认为的不一定对,还是不插手为好。这个心理他不敢给刘安平露,不敢在家里提,只在走路的时候,对曹小华说。对曹小华说,相当于自言自语理顺思路,曹小华知道刘大海不容自己插嘴,多数时候只是听听并不表态。
刘大海决定去给领导坐坐。刘安平进公司前,没有给领导打招呼,如今进来了,再不过去说一声,就显得不通人情世故了,领导脸上会不好看。礼节性地拜访,没啥。
转眼半个月过去,曹小华问那爷儿俩刘安平去哪里?他俩都不知道。领导这保密工作做得真是到位啊。直到三号下班回来,曹小华才知道儿子去了南方的分厂。曹小华忽然想起来,记得弟弟说过,刘安平适和去南方发展。说这话得有五六年了。曹小华发信息问弟弟这件事,哪知弟弟却矢口否认,又说自己不会算这个,以前是胡诌的。曹小华知道弟弟这是托辞,自从会算卦的姨父自杀后,他怕反噬,再也不提那些神神叨叨的事了。
2025年2月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