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绝对是无可厚非的美德。这里面包括了一分宽容之心对别人的理解、尊重、原谅和接受、包容对方犯错带来的后果。
在《圣经》中,耶稣的徒弟问他,我的朋友欺骗我。我已经原谅了他七次,我还要再原谅他吗?耶稣的回答是:“你应该再原谅他十个七次。
这句话,很多年我都无法真正体会和理解,但每每有这样的遭遇之时,便会想起这句话。
在中国古代,宽容的圣贤与名士诸多,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就是讲述人与人交往过程当中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思想内核。
有个故事,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这里似乎看出,一方包容,另外一方就会对等着,有回馈与同等的宽容心理表现出来。
然而,真实的世界,往往不是每个故事都是如此美好。
因为人分很多类型,而个人得失往往是必定看中的。要想从更高的视角审视自己,看待世界,那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一味包容,也有更多惨痛的教训和例子,而那些“彻底包容”了别人的人,很少被留下故事,因为他们都成了炮灰和垫脚石。
并且,有时被自己的包容“反噬”的人,到最后也还是抱着一线的希望的。
那么?对于尊重与包容他人,到底有没有一个限度呢?
在现代心理学中寻找下答案,尊重这一概念往往是关于对他人习惯、性格以及行为等的包容与认同。
对于那些“层次”比较高的人,也就是格局、对世界的认知都达到一定程度的人而言,他们不会因为别人与自己的想法不同、与自己习惯不一样就直接对别人产生什么负面的“定性看法”,而是会保持一种包容和尊重的心态与和他人相处。
所以“君子和而不同”便是如此。
而他们也同时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味包容,宾不等于正在意义上的宽容。
所以,当人处于世界、社会之中时,也必须明白并牢记:这种包容与认同是在他人合理的范畴之内,而不是无条件地,无限次的包容。
不然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的重演。那条蛇,并不是已怨报德,而是完全没有意识,没有认知与那位好心的农夫,真的不在一个层面上。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