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传播学读书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作者: 17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13:14 被阅读0次
《沉默的螺旋》书影

一.何谓沉默的螺旋?

        在本书中,沉默的螺旋指出了这样的现象:和媒介中主流观点持相反意见的人由于害怕被排斥而保持沉默。而结果就是,在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中,占据压倒优势的意见以螺旋形式扩展加强,最终变成了一种优势社会舆论。

        简单的说,就是每个人都因为害怕被排斥而不敢表达不同的意见,那某一种初始的优势意见就会因为没有人表达不同而不断加强,最终变成了一个大螺旋。

        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涉及到几个重要的概念,孤立恐惧Isolationsfurcht,意见气候 Meinungsklimas,准感官统计Quasi-Statistischen Wahrnehmungsorgans。

■孤立恐惧指的是个人因为害怕孤立而改变自己的行动。与他人保持连接是人类的三大基本社会动机之一(成就,权力,亲和)。这点在社会心理学很早就有着研究,比如Asch关于线条长短的实验。这个也在认知神经学层面得到了印证,比如(Klucharev et al. 2009)

■意见气候指的是个人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情况。他的来源可以是人际传播中的群体意见,也可以是大众传媒里面的各种意见。

■准感官统计指的是个体会自动的判断意见气候,比如什么样的意见现在占据主流。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对意见气候的感知。

        总结这三点,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通过准感官统计发现,自己的意见和意见气候中的主流意见相左,因为对孤立的恐惧,他自然会乖乖的保持沉默。如果所有人都这样,那多数意见将所向披靡。从而,这个理论连接了微观层面的心理机制和整个社会舆论带来的长期后果。


二.如何打破沉默的螺旋

        众所周知,在一个群体中,总会有那么几个无论如何都敢说话的(Noelle-Neumann叫这种人中坚分子hard core)。而这种人也是最能打破螺旋甚至逆转螺旋的,因为只要当他们开口说话,其他沉默的人也会因为有参照而不再害怕孤立。

        这个部分的研究非常多,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参照群体与社会支持:如果某人和优势意见相反的劣势意见得到了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那他就不会在言论上有所害怕而退缩。所以一个人越是有强大的参照群体和社会支持,他就会越容易打破甚至逆转螺旋。

■匿名性:如果一个人不用担心发言而被孤立,那么他就不会受沉默的螺旋的影响,甚至逆转。匿名性可以做到这一点,通过匿名的方式,让个体免受发言而带来的后果。

■少数派的一致性:作为劣势意见的少数派,如果能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么自然可以获得停止螺旋甚至逆转螺旋的机会。相似的概念比如少数派的自信,高自信的少数派自然不担心被孤立。

■个人主义信念:这点非常有意思,相较于集体主义而言(中日韩),个人主义下的个体更不容易被螺旋影响,也更能逆转螺旋。因为集体主义信念更重视集体,所有孤立恐惧会更加严重。(Huang, 2005)


        大家如果关注最近的的国际相关事件的舆论的话,不难感觉,沉默的螺旋能对我们日常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在这个环境下,如何让自己不被不好的环境影响,如何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

胜利涉嫌性招待遭曝光

        韩国娱乐圈的一系列地震,让我们注意到了坚韧的韩国媒体。从梨花大学女大学生到崔顺实再到朴槿惠,再到如今的李胜利背后的庞大黑色体系。韩国媒体人真的是让人敬佩的群体。

        锲而不舍,死磕到底。 ​

媒体之意义

        支撑这一系列震撼东亚的报道的媒体,包括有有专攻娱乐的 Dispatch“D社”(类似韩国版 TMZ 吧),韩国传统三大台 SBS、MBC、KBS,以及全斗焕执政期间被迫停播、前几年才复播的 JTBC 等等。

        这些大众媒体,几乎每家都有一段血泪故事。

        然而,这才是媒体的意义,要成为强权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媒体人要是锋利的,不屈的,且一往无前的。

        最后回到我们自身,有没有办法彻底消除「沉默的螺旋」呢?

        很难,因为人们无法消除内心对成为异类的恐惧,也无法消除权威人士的影响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观点独立发声,发挥出个体智慧的力量。

        诚如乌克兰著名漫画家符拉蒂米尔·卡赞尼夫斯基所言:“我努力把话筒靠近枪口,就是为了在他扣动扳机时,能有更多的人听到枪声。”

拉蒂米尔·卡赞尼夫斯基  绘

参考文献:

《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 董璐 编著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 董璐译

Klucharev, V., Hytönen, K., Rijpkema, M., Smidts, A., & Fernández, G. (2009). Reinforcement learning signal predicts social conformity.Neuron,61(1), 140-151.

相关文章

  • 《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一.何谓沉默的螺旋? 在本书中,沉默的螺旋指出了这样的现象:和媒介中主流观点持相反意见的人由于害怕被排斥而...

  • 读书手帐打卡DAY8

    #沉默的螺旋# 舆论的主流 未必是正确的

  • 064|沉默的螺旋:为什么“先说的声音越来越大,后说的最后无话可

    064|沉默的螺旋:为什么“先说的声音越来越大,后说的最后无话可说”? 沉默的螺旋 概念:在公开的舆论环境中,人们...

  • 沉默的螺旋

    “老师,你觉得每个星期把我们拉到这上课,就是听你聊天吗?下一届你还要这样讲吗?”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质疑她,同时傍边的...

  • 沉默的螺旋

    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说:“不要恐惧你的敌人,他们顶多杀死你;不要恐惧你的朋友,他们顶多出卖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

  •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理论。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

  • 沉默的螺旋

    定义:在公开的舆论环境中,人们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大部分人一致,就会积极参与讨论;但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不被大部分人...

  • 沉默的螺旋

    传播学上有个说法叫“沉默的螺旋”,大意是说,如果大家都在表达一种相同的观点,那可能被孤立的观点就宁愿选择沉默。 “...

  • 沉默的螺旋

    在微博上看到柳岩事件的各种评论,被一个新鲜的词语所吸引。之所以新鲜,是因为自己不知道。 沉默的螺旋。一个大众传播学...

  • 沉默的螺旋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有一个片段,说贵族幼儿园里小朋友楠楠有一天突发癫痫,把在场的很多家长和小朋友都吓坏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qu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