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全景式数学”发表顾明远的文章——《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落实?》,今天记述第二方面,也是最后一个方面的内容。
02培养学生思维,从课堂教育入手
培养思维的最好的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落实课程的一个最主要的常数。此外,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首先要把课堂教学搞好。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是从教到学的转变。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首先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即学了以后不思考、不思维,学习是茫然的,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教师不应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去,我们也经常提倡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这些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
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当前无论是提倡学生参与式教学、探究性学习,还是基于项目的学习(PBL)、STEAM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勤于思考、学会思考、发展思维。
此外,提倡自主学习的同时需要克服一些误区。自主学习不是个人学习,而是自主的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学习共同体;不是将教师的主张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在思考中慢慢探索。
二,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他们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都是有差异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到这些差异,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等水平进行设计的。为了适应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提供不同的方案。当前,互联网的应用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也不是知识的权威。但这不是否定教师自身的引领作用。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为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方案,花更多精力指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策略和方法,注意个别差异,帮助每一位学生成功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新时代是一个学习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
三,倡导个性化学习
教师要主动提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并不是个人的个别学习,学习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同伴一起共同讨论探索进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发表了一份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个报告讲到要重新定义教育、学习、知识,认为教育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学习不只是学生的事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同伴之间都要互助式学习。
所以,我们提倡个性化学习,不等于是一个人孤立的学习。个性化学习是适合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但在实践中还要共同学习,与同伴共同学习,与教师共同学习。
四,重视思维活动
我提倡“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里说的活动更注重思维活动。除了在课堂上教师要激发学生思考,而不是把现存的结论传授给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启发学生思考。
要让学生走出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让他们长见识。长见识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见识广了,思维就有开放性、广阔性,就能想出许多点子,这就是创造。但也需要教师引导、培养,遇事让学生想一想,在想的过程中就发展了思维。
但是不要误解“学生成长在活动中”就是让学生热热闹闹、蹦蹦跳跳的活动,而是要在思维活动中成长,课堂教学仍然是培养学生思维活动的主渠道。
其实,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学习?如何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可以下各种各样的定义。但从本质上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思维的变化、人的观念的变化,都是学生成长很重要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