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年10月下旬

2017年10月下旬

作者: 显拙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22:18 被阅读0次

    2017-10-21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

    我们没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的时候时间就没剩多少了。

    如何利用时间,如何不浪费时间,是学生时代老师家长时不时要强调的问题,可是那么多的提醒,那么多的经验传授,真正听进去又能实践去做的人有多少呢?

    我们是否曾嗤笑过那些把自己规划成机器人的人?我们是否又在惊叹他们超强的行动力和自我控制力?那么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

    因为我们总在错误地制定计划,执行无果后干脆放弃,将之归结为这个方法对我无效,我做不来那事。

    其实每个人的时间效用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对照别人的计划表行事,更不能理想化的列出满满当当的计划,最后流产,我们对自己的时间没有一个把握,做一件事时没有时间意识,我们不知道更没有注意过自己做一件事情花了多少时间,以至于误判了自己的时间效用。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培养时间意识,给自己计时,清楚自己做什么类型的事情大概会花费多少时间。然后试着根据自己的时间数据制定计划,此处的时间为有效时间,即制定计划时需加上休息时间。必须注意的是休息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最后根据自己的改变调整数据,保证计划的可行性。

    时间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好好使用它,让它转变为你的财富。

    2017-10-22有正当理由看小说了

    有正当理由看小说了

    推理小说有几个让人爱不释手的元素。

    1.悬念

    人们都有好奇心,越是遮掩就越是好奇发生了什么,越是隐晦,越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成为了原动力,就很容易推动接下来的行动。寻找答案也许不是目的,但是人们很难接受一个故事没有一个结果,于是无论如何,都会去试图得到这个结果。悬念提供给人足够的神秘感让人去探索和发现,有足够的趣味性。

    2.体现智商

    大部分人都喜欢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厉害,尤其是男性,总喜欢发表言论就是为了秀智商,体现自己的优越。推理小说很好地提供了素材,前文有许多线索和片段,但是没有立即给出连接的脉络,所以很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如果你能够根据有限的细节判断出结局或答案,就很能从中得到优越感。

    3.以上帝视角参与

    大部分人的人生是平淡的,没有太多大起大落,没有什么大灾大难,但是心中总有冒险的火苗在跳动,只是现实的安稳不容打破,那么,只能从别人的故事中去感受那一点惊心动魄。而且以旁观者的视角参与故事,容易抽身,没有负担,却好像是自己经历了一场洗礼,这是种没什么成本的体验方式。

    4.热血

    人们没有动力去做一件事或许是因为热情不够,而推理小说主人公一定多少提供了一些血性,去追逐,去战胜困难,去拨开云雾,去探寻真相。热血能让人更有信心,不瞻前顾后地去做一件事,热血不等同于任性,但是和任性都有的一个感受就是痛快,人有时候根本不是追求什么意义或什么利益,有时候就是凭一腔热血,就是我这一刻痛快了。

    2017-10-23镜子里的我

    镜子里的我

    眼睛长在自己身上,但是却是设计出来观察别人和感知外界的,那么如何认知自我呢?靠镜子当然是不够的,但是镜子有其神奇的作用。

    人的外貌对人的影响会有多大?当你看着镜子里的人时,你是否能将TA与自己联系起来,当你接受了镜子里的人就是自己之后,换一张脸,再让你去识别,会不会出现自我的认知失调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说明你的外貌是你这个人的一部分,甚至是你人格的一部分,所以,失去了脸你才会觉得失去了自己。

    镜子反应出来的是你自己无法觉察的部分,因为自己本身不仅是视觉上的盲区,也是认识上的盲区。当我们感到苦恼时,我们未必能辨别出自己的情绪。外在的表象和内在的感受有很强的关联,但是感受经常是抓不住的,而当你看见镜子中的自己,你就能够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并调整自己对感觉的认知。

    一样感受或情绪,当你能够清楚地描述出它时,就是你战胜和控制它的第一步,因为你将自己的问题具象化了,自然就能够知道如何去改变它,如果你连自己的情绪感受都不清楚,那么你就会陷入困惑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我们能够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看自己,或许就能跳出当前的局,看到出路。

    镜子的存在,让我们能达成内在和外象的均衡,让我们能够跳出自己的视野盲区,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2017-10-24持续的激情从何而来

    持续的激情从何而来

    激情常常是一时的,因为一时激情去决定做某件事,很容易在激情退去后面对一堆烂摊子苦恼。但是不可否认,在激情的那一刻,是非常畅快的。

    激情决定的后果不想承担,而又想享受激情带来的愉悦感,怎么办呢?就是找到一件自己熟悉,且比很多人做得好的事情,当你在一件事情上容易得到优越感,这件事情就容易让你兴奋,从而促使你产生激情继续做下去。

    既然熟练的事情能够产生激情,那么我们只要把一项工作做到足够熟练,足够让别人仰视,我们就能够在展现时感受到激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磨炼自己的技能,将一项哪怕简单的事情都做得比别人好,高要求才能出类拔萃,变得优秀就让人无法忽视你,而且足够的熟练度也让你在从事这项工作时,也能够手到擒来。

    一件你拿得出手的事情能给你带来的,是赞赏,是激励,这种正向反馈会促使你继续更好地做这件事情。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也会产生这种激励的效果,当你认真投入时,会觉得越做越有劲,你会为解决了一个接一个而兴奋,或者为不断接近真相或答案而激动,这种情绪也会激励你继续做下去。

    所以,不要等到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了才去做,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通过学习突破来产生激情,培养兴趣,别让激情只是一瞬的昙花,美好短促,却剩下长久的枯败。

    2017-10-25消失的精力

    《精力管理》

    精力的四个来源:体能、情感、思维、意志。

    枯竭的精力

    消失的精力

    我上周没有一天是零点前入睡的,总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白天的状态也不好,视力明显下降,连电脑屏幕都看不清了。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事情没做好。

    昨天晚上,我用最快的时间敷衍了所有任务之后,赶在11点半上床准备睡觉,睡迟了,早上上班迟到了10分钟。这个白天,我几乎发了一天的呆,虽然啥都没做,但是这感觉,真好,感觉呼吸都畅快了。

    我前一段时间总在为各种任务忙碌,连开心和难过的时间都抽不出来,更别想能够放飞思维,天马行空发呆了,好久没有这种体验,就越发觉得人有必要按时给自己的心顺顺毛,和自己做一次非正式的对话。

    人的精力有限,长期连轴转很容易损耗,精力也不只是体力,不是睡一觉就能够补回来的。所有管理主要在于开源节流,精力管理也是一样。

    开源指的是提升自己的精力值容量,提升自己的耐力值。我们在重视价值输出时不能忽略自己的身体,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能够储存更多的精力值。

    节流指的是要有效利用自己的精力,在期望回报高的项目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不能妄想鞠躬尽瘁尽善尽美,你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那就不要给自己揽那么多事,万事都有取舍,要分配足够精力给某些任务就必然要削减对其他项目的投入,我们无不是在戴着镣铐跳舞,既然镣铐无法忽略,我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到最好。

    疏于对精力的管理就会像我一样,直到身体受不了了自动叫停,这就很被动了,学会管理精力,让精力能够细水长流,源源不断。

    2017-10-26相信孩子的眼睛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

    1、捕捉“过程”:

    建立过程库:记录过程,不要只看结果,如果过程不同结果相同,那追求有什么意义?不要做结论控,一听到自己不知道的结论就如获至宝,那只是你了解事物原貌的开始。

    沉淀性审视: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放段时间再看,新信息会理解旧信息。只有最后沉淀下来的才最有价值,更值得花时间研究。

    2、多维观察

    3、深思熟虑

    体验

    相信孩子的眼睛

    小孩子看到的东西和成人所看到的是不同的,虽然所有成人都曾经是小孩,但是此刻的你并不一定能够理解孩子眼里的世界。

    对于孩子而言,这个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新奇的,因为都是他们没见过的东西,而很多东西,大人见得多了,瞄一眼就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反而不会再认真去观察它,这就形成了一个观察死角。而小孩子眼里,事物无论大小,他都会睁大眼睛看着,直到理解或接受了它。

    越长大的我们,离地面越远,我们总看着前方的路,我们总盯着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而忽略了环境,我们对于信息的过滤和加工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找到重点,但也正是这种过滤,让我们的思维产生偏向性,让我们容易忽略掉习惯以外的事情。

    小孩子眼里的世界,虽然简单直观,却是事物最朴素的表象,正是因为小孩子还没有能力着眼于事物的内在逻辑,让小孩子能一眼看出许多问题,小孩子的敏捷和观察力是一个没受过特殊训练的成年人所无法企及的。

    成人有许多习惯,有许多常识,却再也不会去发现为什么常识变成了常识,我们记住了结果,忘记了原因,而这些常识也很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思维局限甚至思维陷阱。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的习惯,没有那么多的常识,他们的质疑就往往都是大人们不再关注的真相。

    所以,重视小孩子的提问,成人能够再一次认识这个世界,有望重塑自己对环境的态度,能够转变视角看待事物从而得到不同的答案。相信孩子的眼睛,他们眼里看到的就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是这个时代最详实的记录者。

    2017-10-27给灵魂洗个澡

    给灵魂洗个澡

    思考就像吃东西一样,不能只吃饭菜,还要经常喝水,不然胃的工作量太大,容易消化不良,对排泄的影响也很大。冥想就像是给意念浇水,荡涤身心,让一些不好的情绪和混乱的思维清除掉,达到身心轻松的效果。

    我们的灵魂每天都在经历着各种情绪,在不断的磨炼中成型,我们不断地给自己的灵魂压上各种各样的负担,又很少给它喘息的机会,当它觉得不堪重负了,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和精力,甚至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需要定期让灵魂休息休息,定期给灵魂洗个澡,让灵魂清清爽爽的,我们的心情就会是轻快的,好心情带来好运气,好运气带来高回报。

    让灵魂休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冥想。我们经常因脑中繁杂的念想而不堪其扰,冥想让你暂时放下所有的念想,关注自己最直观的生命体征,即呼吸和心跳,让我们的思维不再只是漂浮在各种外在事物上,转而关注自身的物理状态。

    很多念想总在牵绊我们是因为我们总是不能放下它,甚至是一刻都不能放下,冥想能强制要求你放下所有的念想,当冥想结束后,你就会发现原来放下没有那么困难,原来放下可以这么轻松,原来放下并不会真的让我失去什么,于是那些放下的情绪便暂时不会再被捡起来,我们得以用一种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当前的一切。

    就像大扫除或者搬家一样,清理了才发现原来自己堆积了这么多已经没有用了的东西,这些东西扔了也不会可惜。冥想也是,我们大脑中太多的杂念只会扰乱我们的思考,我们只是缺乏一种有效的途径去清除它。冥想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冥想结束后,那些杂念不同于那些重要的想法,是不会再被回忆起的,也就起到了清理的目的。

    我们从小到大都在学着感知外在的人和事物,慢慢地忽略了对自身最直接感受的感知,这些本能不需我们刻意去做什么就能自发进行,但是它们也重要到我们没有一刻能够停止。所以,修复和清洗灵魂,从冥想开始。

    2017-10-28在压力下舒展

    天平支点

    情绪泻药

    爱好赴约

    在压力下舒展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总是想把我们搓扁揉圆,变成一个没有形状的面团,可是没有人甘心屈从于它,所有人都在拼命地活着,都想保留着自己带有锋芒的形状。

    1、职场上

    面对接踵而至的工作,我们投入十二分力气去完成,却未必得到一个尽如人意的后果,我们让上司失望过,让同事失望过,让自己失望过,但这不是终点,所有无法压垮我们的压力,终究会让我们更加强大。

    面对职场上的压力,我们无法逃避,只能硬着头皮面对,拿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勇于承担自己堪堪能承担得起的责任,甚至一些我们承担不起的责任,因为痛苦的过程不会改变的结果,就是这一切终究会过去,如同那些我们拼命想要留住的美好一样,痛苦也会以一种艰难的方式在慢慢远离,所以,别在这之前,被自己打败。

    2、家庭里

    掺杂进感情的所有东西,都会变得复杂,因为没有道理可言,没有逻辑可循,情绪化引导的行为常常让我们事后后悔,又没有勇气去挽回。所有的关系都需要经营,经营就是不停地修补不断出现的各种裂痕。生活有摩擦有碰撞,有火花有灰烬,所有被修补了的裂痕,都会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联系。

    在生活中,我们更多的角色是中间人,我们在父母与伴侣之间求和平,在伴侣和孩子之间求平衡,在孩子和孩子之间求安宁,我们奔走在每一段属于自己的或者不属于自己的关系中,因为家庭是一个整体,我们逃离的每一部分都会成为我们缺失的那一部分,放弃永远是最容易的事情,压力只是在告诉你你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提醒你立刻逃跑。

    3、朋友圈

    都说从一个人的朋友圈可以看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朋友圈不仅是我们汲取信息和能量的地方,每一条朋友动态都仿佛在告诉自己你应该做什么了,我们不禁拿自己的人生和朋友的人生一个个对照,我们不免总想回到那个选择的分叉点,幻想另一条路能够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未来。

    对标产生的距离感如果让你沮丧,那一定是那杆标杆选的不对,压力暗示着你提升的空间有多大,停留在羡慕或是嫉恨,不会对现状有任何帮助,留在原地或跟着人潮向前虽然拥挤但是真的很轻松,但是力争上游遇到的困难未必会比碌碌无为带来的内疚要让人难受多少。顺着压力的方向走,期待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2017-10-29人生在我手中

    规划人生

    参与者的角色而不是旁观者的角色

    别急着否定自己,改变状态,改变做事的方法,不要将“重复”误解成坚持。

    常说积极词汇,不说消极词汇。

    人生在我手中

    我们会有无法控制自己肉身的时候,激动时、打麻药时、衰老时,明明我们的思绪还在飞扬,明明我们能够感受到一切,但是身体却在脱离我们的控制,我们在慢慢失去对行为的感知,行动在慢慢脱离我们的控制,那种无力感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我们只是一个物件的错觉。

    我们的身体和思维也许在不同的维度上,它们终会分道扬镳,身体不会永远服从于我们的大脑,身体的需求是生存,而大脑的要求却是发展,大脑需要先满足身体的需求才能让身体替它去完成它的需求。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身体的需求太容易被满足,所以也太容易被忽略,当我们只在乎大脑需求时,仿佛那就是人生的一切了,但是当我们为自己的未来做规划时,我们是否虚心地问过身体的意见?还是我们总是默认身体会无条件服从?

    人生规划,有身体的一部分。和自己的容器和平相处或许不太够,要相处融洽很不容易,但是真正自始至终陪伴你一生的,恰恰是这个常常被忽略的身体。如果我们不曾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也会常常发现自己被它出卖,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在泄露自己的秘密。

    规划人生的一大重要的课题,就是和自己的身体约法三章,适时让出掌控权,让身体狂欢几场,让它参与悲喜。我们不可能无时无刻控制住自己,所以事情进展总是不会按着规划走,但是对于人生来说,参与重于暂时的结果。不要做自己人生的旁观者,冷漠地敲着身体忙忙碌碌,却告诉自己这和自己没有关系。

    人生在谁手里?人生在我手里。当我看见自己的手举起来时,我能意识到,人生在我手里,不只是在这具身体的手里,也不是在大脑手里,脑子是个好东西,但是很可惜,它没有手。

    2017-10-30我不想加班

    我不想加班

    当你把自己的时间看得很重要时,别人也会觉得你的时间很重要。

    我刚进一家公司时,技术能力都是小白状态,可是我每天毫无负担,到点就下班,哪怕经理还在那里奋斗,我也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为了表现积极而拖班。

    我并不是急于下班,我只是做完了工作上的事情,赶着去做其他事情,我认为拖班纯粹是在浪费我的生命,即使会给领导留下不够积极的印象,我却觉得领导对我的印象并没有那么重要。如果是工作上的问题,我很乐意改进,但是为了拖班而拖班,只会让我焦虑。

    时间久了,大家也逐渐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虽然不够合群,但是并不代表不好讲话,我只是对自己的自由时间看得比较重,所以我确实反感没必要的加班,而且对此直言不讳。

    其实没有人喜欢加班,只是大家都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所以很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大家一起拖着。有一次节假日值班,领导让我旁观别人怎么处理问题,因为我没有值班的经历,但是那个值班的同事手脚不太利索,于是我在旁边坐了一整个白天。到傍晚,我领导急了,可能也觉得对我不好意思,他半开玩笑地批评了那位值班同事,说“你这不是在浪费便签(我)的时间吗。”

    那位值班同事浪费的可不止我的时间,但是领导却要借我来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对时间的态度,所以会让值班同事心里产生愧疚,而如果他拿自己或别的同事来说,那位值班人员心里也许会产生逆反的情绪。

    对时间的重视不仅让我成为了这样一种角色,而且当我非常看重自己的时间时,别人也会时不常地给我的时间让道。如果我把自己当成一个24小时待命的廉价劳动力,那么别人自然也不会那么重视我的时间,可我的时间不是用来供他们借用的。

    重视自己的时间,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手头的工作,不要陷在别人的不重要的琐事里,每个人的时间都是非常宝贵,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不想加班,不要只是不想,用心完成工作,表达想法,表现出这段时间的替代价值,用言行而非借口告诉别人,我不需要加班,我有自己的正事要做。

    2017-10-31借口,是用来说服别人?还是自己?

    借口,是用来说服别人?还是自己?

    为什么犯了错误的第一反应是找借口,将责任归因于外部环境?大概是处于我们自我保护的心理机制吧!

    人难免会犯错,或者有过后悔的过错,只是有些过于沉重,所以我们并不想承认,我们找各种借口来试图摆脱阴影,欺骗自己,好让自己的日子能够好过一些。但是事实上,这些借口掩盖了秘密,而这些秘密会越来越沉重。

    借口虽然不同于谎言,但其实只是程度不同,谎言用于欺骗他人,借口则以一种没有明显利益损害的方式掩盖真相,虽然没有怎么损害别人的利益,但是这种将自己摘出去的行为,是否会让人产生自我中心的严重倾向?

    借口的存在只是自己不肯认清现实,而旁人能看得比自己清楚,借口只会让别人更加怜悯你的脆弱,久而久之,自己也完全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自己是受伤害最严重的那一个。

    借口或许能够帮助你逃避一时的情感归咎,但是试图掩盖所有的不完美,为自己的每一次小错开脱,让你更加放纵自己的行为,你在自责的同时还要向他人说明这个借口,你欺骗的不止是别人,别人不会因为你的借口而产生多大的伤害或利益损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会深受其害。

    勇于面对并承担哪怕一丁点的错误,不给自己找借口,这不是一个苛责的条件,我们会有偶尔欺骗自己的时候,但是我们总要面对最终的结局。况且,勇敢地承担责任,向内部找寻原因,不一定比找借口要困难,因为至少,你对自己和他人是坦诚的,你的心理负担会因此减少很多。

    借口,借来的话语,终究是要还的,到时候,你拿什么来说服别人,又要拿什么来说服自己?

    ��_�it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10月下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cvi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