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和太阳娃们一起学习,自在从容,孩子们也大多回到了家中,网络上一片热闹,讨论也格外热烈,秘密花园一片欢欣,着实喜悦。
处暑的物候,各地差别依然很大,远在大同度假的正朴说受台风影响,那里已经早晚都非常凉快了,而同处于黄山地区,我在休宁,中午之前的一场大暴雨之后,傍晚格外凉爽,但屯溪市区的柏燚,启炎却同声哀叹他们那里很热,因为没有雨。夏秋之交,雨就是这么有趣,从老家回来的路上,常常是一段小雨,一段阴天,一段特大暴雨,感觉这天气真的是魔法大师啊,想要哪里晴雨都是一瞬间的事情!
处暑节气带娃们学习两首诗。
蝉
唐 ·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歌,借助注释,娃们理解得都很好,从字面疏通到诗意解读,孩子们的领悟力令人惊叹!骁说借诗说人是诗人很常用的一种方法,只这一句就基本点出了作者的用意啊!正朴说,作者这不是在自夸吗?玉馨接上就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但是,如此自夸,我们读来有何感觉?娃们都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作者自夸,但确实能担当如此盛赞,有才华有格调,身居高位,声明远播,却不是依赖别人,而是堂堂正正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得来,可谓名副其实!作者倾慕这样的人,也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而实际上,诗人作为唐贞观年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确实实至名归啊!
针对“自夸”,骁又把李白拉出来做个对比,说李白就是特别自恋又爱自夸的人!不过大家都觉得李白多么可爱有趣啊!即便是自夸,也是那么有才,让人忍不住敬佩!杜甫赞他“未就丹砂愧葛洪,飞扬跋扈为谁雄”?又赞“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而李白自己在《上李邕》时也同样洒脱豪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后来应召入朝更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且李白一再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等自信也是和满身的诗意才情相得益彰的!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同样也少不了坚定的自信,和对明天的美好追寻!我们说做人不要过于自负,但适当的自夸那也是自信满满的表现!自古有才之人总是清高自傲的,因为有底气有资本啊!
至此,同学们才算从自夸一说中走出来,其实我们都忍不住欣赏真正高洁美好的人和物,同样渴望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有一天看到某同学的自夸诗,能如此美好并流芳千古,那也不枉我们当下的“自恋”啦!所以,还是得要不停充实自己,抓紧时间学习啊!
从蝉声开启诗歌学习,到解蝉诗,再借蝉说事,拉拉杂杂,总算告一段落。接下来马不停蹄进入第二首诗歌的学习。
山居秋暝
唐 ·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对于此诗,我自当怀有别样情感,孩子们有的对此很熟,因为骁练书法,参赛时就写了这首诗,而馨也说很早就读过,有不熟悉的,那就更好了,能体验初次照面的惊喜和美丽。诗意盎然的词句,译成白话也同样清新俊逸,飞扬着宁静脱俗的美啊!
清秋的傍晚,一场适时而来的雨,给青葱的群山及时沐浴,雨后的山谷,处处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宛如一位少女,静静等待凉夜。
皎皎明月从黑魆魆的松隙间洒下点点清光,清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绵延不绝,流向远方。
密密匝匝的竹林,风声飒飒,一阵一阵的喧响着,原来是洗衣的姑娘们归来了,银铃般的笑声像珍珠一样滚落在月光下的玉盘里,被山谷轻柔的接住,被绿树轻轻地弹回来,余音绕梁的美妙不过如此吧。而幽静的池塘边,莲叶何田田,一阵一阵的摇曳晃荡着,这是哪家的小舟在游荡啊!
春日的芳菲已逝,不妨就任随它消歇,而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啊。
面对如此清幽之境,太阳娃自然可以敏感捕出其中美好,大家的解说也格外美妙,针对“空山”一说,薇一下就get到点——静。而炎说,这空山不空,景物人物都丰富诗意,因为诗人的心静,感觉一切皆静!一切在心!孩子们真的太棒了!静故了群动!特别又在这山中,脱离尘嚣,更觉出幽静!而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更胜一筹啊!对此境界,也许孩子们日后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会有所感悟吧!在此,我们就先了解一下,禅宗的说法——心空,一切皆空!而空即是不空啊!
点到为止!点到为止!今晚的空气凉爽宜人,今晚的学习更是欢欣有趣!暑假的几个节气,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同享诗意生活,真的胜过一切!
看到娃们的笔记作业,忙着补上我的!算是对美好的一份致敬吧!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不论身居何处,处处都是故乡!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1138/4148fab80af64b3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