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普通的咨询日。晚上18:00一个耳朵里塞着耳机的高中女生面情木然的走进咨询室。妈妈小心提醒孩子摘掉耳机,孩子露出满脸的不屑。我调场,让自己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当下的咨询状态。
访谈几度陷入僵局。来访者的怒气不减,不耐烦地把妈妈轰到对面的休息室。“我来就一个目的!让我出去住!”“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认为我会听你的安排,会为你的目的服务。”“我不管,反正我妈妈这样答应我的!来见你,她答应我出去住。”我安静地沉默,用心感受倔强地昂着头的女孩内心的挣扎还有虚张声势的愤怒。用心共感她。“你们咨询师都是这个套路吧”。“你们心理专家就是通过微语言呀或者表情来分析人的性格想法。”“你又没经历过我的故事......你怎么会知道我的痛苦。”孩子的头依然高昂的反扭着,话却逐渐多起来。我们在悄然走近。我心疼着女孩的所有呈现。当进入到讨论阶段,从租房子到对不上学恐惧邻居异样的眼光,初始访谈开始破冰。“那我要去农家院不行,我有个条件,我得带着我的狗。”那是你的事,你可以自己决定。”“我不训练我的狗大小便,他还在磨牙,咬人咬坏东西我不管!”我开始尝试建立界限,“抱歉,你的狗还真的得你负责,你是狗的主人。”眼泪依然在脸上滑落,甚至更加凶猛的泪奔。“我只想给我的狗自由!”那一刻,孩子借狗表达了内在的潜抑。我用心贴她,“我同意!自由是我也渴望的!”“你为什么当心理咨询师。你一定有很多钱。你做这么多公益,为什么不去山里关心更多的孩子?”孩子开始对我有兴趣,我能感受到她对我的一点点接纳。我自我暴露了自己曾经如她一样的痛苦的一段感受,她诧异了!“看来,你和别的咨询师不一样!真有不为钱真心的吗?”我没有正面回答,在真诚的现实分析租房的目的和我所能给予的实际帮助中,孩子安静下来,同意和家长一起讨论自己茅盾的要求。孩子告别时,已经能安静的倾听,并能有妥帖的建议拿出来分享。用暖心的能量和真的情意作为载体,和孩子的一次咨询,感觉着咨访互动中通道的打开和能量的流动。
19:00的是非常轻松的一个辍学后复学的孩子咨询。成长后的孩子阳光挂在脸上,有对期中考试成绩的接纳,对校园生活丰富的体验,有着整合后的不少“问题”拿出来讨论。在感受孩子风雨过后是彩虹的成长历程中有着祝福和欣慰。
最后一个咨询,焦灼了两个小时。22:00结束咨询,边吃晚饭边和同事小祖妹妹的搭讪中,感觉到了疲劳,还有一点点调动起来的兴奋。23:00又在干聊做了一讲《精神分析入门课程》,才让自己安静下来。一个以讨论休学为目标的孩子,经过辩论、分层、架构整合,冲突浮出表面。“还有两天就微机学考,我需要一个声音告诉我,我不看书也能过!”当真的问题和咨询目标确定下来,破冰就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还是为如此优秀的孩子承受的这份痛苦心疼。还好,自己从事了这样的职业,看着似曾相识的厌学和辍学的孩子一个个走进咨询室,看着一天天排的满满的预约单,我没有成就感,也不喜欢别人称我为干预辍学厌学孩子的心理专家。我更愿意我的个案因为逐渐稀少而呈现的更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有所改进。我心疼这些孩子,我心疼在痛苦中挣扎的父亲母亲。我祝愿我的来访者越来越少。那样,健康的孩子和幸福的家庭就会越来越多。
这是我最美好的心声。
我的每一天都是开放的学习。我更愿意倾注我全部的爱,陪伴你们,走在黑暗中的孩子们。我想说:不要怕!我会和你在一起!
2017年11月14日晨于素静于世博广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