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把心心念念的《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读书活动搞定了,心里的一颗石头落地,心中感觉轻松了不少。从第1天打卡到第120天,我都想梳理一下这些内容,尽管并非尽善尽美,但我相信持续累积,持续改善,我定能再往前走更远。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有感昨天我的思路框架是先大致介绍书中整张地图的古诗词位置,再从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角度介绍他们的踪迹,时代背景,代表作,最后再介绍一下各个大咖对于他们的评价和诗词赏析。从其中三个书友的反馈来看,我的优点是:1.长得好看,气质好,发音标准,表达流畅并且不慌乱,有时候还很幽默诙谐;2.节奏把握得很好,PPT风格做得用心,风格很受喜欢;3.从主观的视角打开了很多本来没有关注到的诗人的历史背景,那些BB诗人一生的履历标签很有时代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
从两位书友的反馈,我得到的提升意见是:1.从整体的框架来看,语言文字表达不够收放自如2.PPT内容多可是多半是在对着念,不是眼睛对着眼睛面对面抒发自己的情感认知,比较生硬3.诗人讲得很全面,但内容宽泛拖拉没有集中主题,可以集中横向对比一个所有诗人情感性格的对比或者喜好偏憎之间的对比。2.从细节看:ppt背景很清新淡雅但是放上去的图片糟糕,不美观,没有注意文字与图片的穿插搭配;表达过程太多俗语,诗词表达应该精炼;苏轼的出生地说错了,是四川眉山;可以多准备一些彩蛋预防ppt临时放不出来;3.内容没有质量,应该重点3首诗就可以了,深入一些4.用一些漫画图,喊口号这样很不学术,比较low5.如果要有趣可以更有趣一些,比如苏轼住在庐山脚下,和李白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6.视频没有提前下载好,中间还有缓冲的,视频太多,自己讲得太少。7.氛围不怎么好,观众自己的参与程度不高。8.需要在内部多练习,再出去和书友分享。9.个人介绍太多了,别人不一定care
感恩每一个朋友对我提出的反馈,感恩志敏、志勇、姚超、郑奇。从我自己来看,我除了状态还在线,其他应该再改进。愿1年后的自己可以真的进步37倍。完成等于完美,我感恩每一个对我足够关心,坦诚和看得起我的朋友。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有感感谢认真听我分享的朋友—郑禹。热泪盈眶。老泪纵横…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有感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有感《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