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已渐渐迈入50+的门槛,虽然内心还自认为很年轻,还能跟以前一样,但静下心来的时候,感觉自己还是跟以前不一样了!
首先体现最明显的就是眼睛,花了,而且长时间在射灯下看手机导致眼睛还散光。有时候,对于密密麻麻的小数字也产生着抗拒,因为真的看不清,日渐体会到了传说中的岁月不饶人啊!而且记性也越来越差了,隔三差五的忘事,丢三落四的习惯也愈演愈烈。真的担心有一天想要讲的东西转头就会忘的一干二净。终于意识到了别人因落钥匙已经换了好几把门锁。这绝对不是笑话。
如今的自己已不爱热闹了,独处的时候也没觉得孤独,偶尔休息一天,最需要的就是啥也不干,静静地独处,静静地躺在那儿休息补觉。但平时也会抽出时间锻炼,搞卫生,每天的日更,就这样数着日子一天天的过,也挺好的。过了不爱闲聊的年纪,虽然和气场相当说到一起的人话还是会很多,只不过不喜欢与不熟的,或者三观不合的人多说话了。也不太愿聊自己家的琐屑事,也不想听别人说些家长里短。其实,聊来聊去也就那么回事。意义并不大,还浪费时间。提供的情绪价值也有限。
现在的自己也不爱唠叨了,什么事都看得开,差不多就行了。因为唠唠叨叨并没有用处,而且怨妇除了惹人厌,改变不了任何情况。对家人朋友少抱怨,毕竟谁也没有义务做你负面情绪的垃圾桶。对于家务事,我想做就心甘情愿的做,不想做我就不做。不强求自己,不苛责他人。家是我的,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在此,很感谢我的队友扛大旗。承担了很多家务。
现在已经不爱生气了,生气的这种情绪,它不会摧毁别人,只会干倒自己。有事情当面说清,事后不再思虑,非黑即白已不是人生的信条了,别人的言论对我来说都已是浮云了。时间很宝贵,哪有时间去想这想那费脑子,沉下心坐下来看看书,听听音乐,散散步多好。现在已开始学会拒绝别人,有些事,同意是对他人友好,拒绝是对自己友好。选择性摒弃,选择性接收。也别怪我说no,表面上是拒绝你,实际上总有一天理解万岁。你不理解也没关系,我也没吃你家一粒大米,没喝你家一口热水。
慢慢的,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出门做事,无需呼朋引伴,一个人散步,有没有伴儿,都照常进行。有人陪着固然好,但自己一个人也很愉悦。二十多年的婚姻。我把队友早以处成了最好的生活搭子。如今已开始逐渐疏远情绪价值不高的朋友。我认为和三观一致的人交往会更舒服一些。人生过半,很多人的生活轨迹都已经偏离了最初,认知和环境也各不相同。合得来就继续交往,没时间就沉淀一下跳脱出来,这种疏离,不是刻意,是逐渐养成的。
前所未有的开始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身体好才是革命的资本,50岁后应该把精力往回收,多关注自己和家人,闲暇时陪伴父母,做好孩子的后盾。工作就是工作,并不是全部。就算没有诗和远方,还有当下的柴米油盐,身心松弛,日子简简单单,索性这样,挺好。
有个工作,养活自己,自己挣钱,自己独立,回家,有人问你粥可温,远方的城市,你的孩子在打拼,在成长,这样的感觉挺好。大大方方做自己,不背负额外的羁绊,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50+人生索性就这样,挺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