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避免用“暴力”的语言与人沟通?

如何避免用“暴力”的语言与人沟通?

作者: 小丑鱼和蝉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15:24 被阅读16次
    封面

            这是很早以前就读的一本书,算是我的爱情启蒙书吧。因为觉得写得很好,所以读了两三遍,但是摘录却一直都没有机会来好好写,可能担心自己不能较好的表达出书里的内容吧,但是如果不写,我对书里的内容开始慢慢遗忘并且一些生活的经验也开始消逝,所以决定写出来,方便以后修改回忆。

            虽然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许不同,但作为人却有着共同的感受和需要。这样,在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将能专注于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促进倾听、理解以及由衷的互助。这本书其实和《爱的五种语言》有很好的互补效果,每个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相同的爱或者感受,我们可以主动理解别人,但我们不能强迫别人理解我们爱的方式,因此,非暴力沟通就是让我们用最一般,最有效的方式表达出别人可以理解的爱。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四要素

    第一章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1.观察。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的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2.感受。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3.需要。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例子: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儿子,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4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在我看来,第四步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改变的,后面会介绍请求与命令的细微差别,然而造成的结果却着实不同,大部分情侣也都是打着请求的幌子,发着命令的需求,自认为清楚这两者有的差别。

    第二章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当然是最主要的,但我们不同的表达方式通常的目的都是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们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从小我们就学着以貌似客观的语言表达自己。一旦遇到不喜欢的人或不理解的事,就会想到别人有什么不对。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对他人的评价实际上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

    第三章观察和评论

    例子:我从未见过如此懒惰的人。——我见过,有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但他不是个懒惰的人。请在胡言乱语前,想一想,他是一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我觉得评论是带有一定个人情绪的,而观察则不会有,人是感情动物,时时刻刻都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四章体会和表达感受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例如,我们会说:“我觉得这不公平。”如果改成“我认为这不公平”也许更好一些。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词汇表来帮助我们表达,当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兴奋、喜悦、感动、感激、高兴、愉快等,当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担心、紧张、沮丧、灰心、生气、不满等。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这些感受的词汇,我么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第五章感受的根源

            感受的根源来自需要,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责备别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例子:甲: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乙: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

    我们把愿望说的越清楚,他人也就越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如果我们想利用他人的内疚,我们通常采取的办法是,把自己不愉快的感受归咎于对方。家长也许会对孩子说:“你成绩不好让爸爸妈妈伤透了心!”言下之意是,他们的快乐或不快乐是孩子的行为造成的。看到父母痛苦,孩子可能会感到内疚,并因此调整行为来迎合他们。遗憾的是,这种调整只是为了避免内疚,而非出自对学习的热爱。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

    第六章请求和命令 

    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想满足我们的愿望。首先,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我认为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生活中,大部分的争论和误解都源于此,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

    男:“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

    女:“我真的很累。如果你想今晚有人陪你,你找别人好不好?”,男一声不吭的走开了。女发现男不高兴,就问他“怎么了?”

    男:“没什么。”

    女:“我觉得你好像有心事。来,说说看。”

    男:“你知道我孤单极了。你要是真的爱我,今晚就会留下来陪我。”

    这段对话中,男仍然没有重视女的需要,而是认为女不再爱他。我们越是将他人的不顺从看作是对我们的排斥,我们所表达的愿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命令。这将导致恶性循环,因为一旦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会不太像满足我们的愿望。这个例子不是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么?而且一般我们都自然而然的认为我需要人陪啊,你就要陪我,你说什么?我不听我不听,你不爱我了!你的需求在你看来确实很重要,爱你的人也应该满足你的需求,但是我觉得你也尽可能考虑你伴侣的需求,以前在简书看到这么一篇文章,一个冬天的晚上,女孩加班到三点,一个人下班,想男友来接她,男友接到了电话,但是不太想过去,就说可以陪她一路电话,拍下车的车牌号给他等等,女孩当时就不愿意了,非要男生过来,你爱不爱我!这个和上面的故事是不是很像?女生的需求很明确,确实半夜有点危险,想让男朋友来接,男生需求也可以理解冬天嘛,谁也不太想半夜三点从被窝起来。电视剧里那种理想的爱情,女生感受到男生的需求,好的,咱可以聊着天,你睡着。男感受到女生的需求,光速出被窝,画面一转就到女生这了。然而生活里面这种毕竟太少,大部分会出现最开始的场景,而且这个场景是没有正确或者错误答案的,看双方恋爱中的地位和方式吧,地位稍微偏低的会尽量满足另一位的需要。

    第七章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的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的体会对方。当我们痛苦的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的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

    第九章 爱自己 。我深信,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我们已经了解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来发展友谊,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以及推动政治和解。然而,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自己。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他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之中。让我们的行动基于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出于自己想做,而非被迫。

    第十章 充分表达愤怒。 在我看来,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

    第十三章 表达感激 有一天晚上,当我向我的儿子指出他没有做好家务活时,他反驳说:爸,你想想,你是不是倾向于指出问题,而很少肯定我?如果无法向那些对我们的一生有极其重要影响的人表达感激,我们会感到多么悲哀啊!在赞扬他人时,我们很少揭示内心活动,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赞扬也常常被人用来实现个人目的。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充分表达感激。在表达感激时,我们说出:1、对我们有益的行为;2、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心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用“暴力”的语言与人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hm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