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断舍离”
两年在外,回家后打开衣柜,柜子被大大小小、薄薄厚厚的被子、被罩、床单挤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间;四季的衣服胡乱地塞着,儿子穿小了的衣服,没打开包装就已经变小的衣服,在衣物间的角落里静静地躺着,落了一层灰尘。
家里到处堆满了东西,这让我感到焦虑,甚至情绪失衡。
想起妈妈经常说的一句话“扔掉舍不得,吃去苦biabia”。
正在这时,遇到了山下英子的《断舍离》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
原来,囤积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是需要,而是对于精神匮乏的填补。
用不上的东西,留着就是浪费,物尽其用才是不浪费。
减少一份浪费,就增加一份精气神
于是果断“断舍离”。
断:是毫不犹豫地决断。
把不喜欢、用不上的被褥、好几年不穿的衣服送人的送人,放衣物箱的放衣物箱。经过几天的整理、归类再打开柜门,那个清神气爽,让我很是享受。
舍:是一种“放得下”的心态。
在我整理柜子的时候,我老公说,“你都扔掉了,万一用得上呢?”是啊,“万一用得上呢”——我们往往被这种对未来的不知可否的预期绊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有舍才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扔。
离:是内心的释然。
我扔掉了一床午休盖的小被子,有一天,我在沙发上窝着,就突然想起这床小被子,心头顿时有点舍不得,心想着要是别扔就好了。但是专念一想,还有被子可以替代呀,只是自己嫌麻烦,不愿意再去取罢了。于是不再纠结,内心释然了。
经过断舍离,整理完我的衣柜,感觉我的心情也被收拾地熨熨帖帖的。
我们在选择课程上也是如此,需要断舍离。
是不是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这个平台安利这门课,太实用了,买!
那个平台推荐这门课,下个月学,先屯上!
很多课其实都没有听,甚至有的课都忘记自己买过了。这样做不仅浪费钱,也消耗精力。
怎么办?
那就果断地断舍离吧,看到好课程,不想今天就开始的课程不下单,先把当下手头的课程进行深入地学习,把一门课吃透。
当我们不往大脑里塞住更多东西的时候,会更加专注于手头的一两件事,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断舍离是一种思维方式,“断舍离”是给自己“臃肿”的日常状态“减肥”,断舍离,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清爽,学习更高效,思维更加井井有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