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好多文友都喜欢写诗写词,尤其是词,仿佛形式上要比诗宽松许多,但是,若是不知晓词的韵律规则,随性而填的词也会漏洞百出的。
从中国古代文学排序中,我们知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辉煌排列。那么,作为承上启下(承接唐诗与元曲)的宋词来说,它究竟源自何方?又将魂归何处呢?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起源。
词,兴起于民间,《旧唐书》记载:“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所谓胡夷里巷之曲,就是西域的胡乐,特别是龟兹乐。这些音乐大量传入中原,与汉族音乐融合,从而被改编为一种新的音乐——燕乐。当时,都市里有许多以演唱为主的优伶乐师,他们为使唱词与音乐节拍配合,创作改编了一些曲词。这些曲词长短不一,也就是词的雏形。后来,燕乐继续发展,并形成一个规定,即需要按照乐曲的要求来创作歌辞,包括依乐章结构分片,依曲拍为句,依乐声高下用字等等。而这些歌辞的文字部分逐渐形成一种依乐谱填词歌唱,字数固定,格律化的长短句。中唐以后,这种形式被众多文人青睐,用其进行创作。文人的加入使这种新的文学形式开始广泛流传,最终成为现如今通称的“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