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都需要勇气,拒绝做老好人

我们都需要勇气,拒绝做老好人

作者: 小白读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1-18 22:33 被阅读0次

    终于把被讨厌的勇气读完了。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讨厌的勇气,就是这本书的核心。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害怕被讨厌,有些人甚至是讨好型人格,谨言慎行,生怕不小心一句话会得罪他人,被他人讨厌。从这个角度看,讨好型人格似乎是老好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但,其实他们最在乎的人是自己,因为他们的讨好本质上是为了他人能够认可自己。而他们也活得特别累,为了讨好他人,就需要按照他人的喜好生活,完全没有自由,也无法做自己。相反,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强烈的被认可欲,我们只是追求真理、追求合作、追求真正地达成共识,心中无我,那又啥不敢的呢?这不就是自由!

    我记得以前我问过一个老师,我跟他说,我情商挺低的,心里藏不住事,也沉不住气,如何改变?

    他说,那你就做自己,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释放出你自己的能量。

    那个时候,我其实不是很理解,现在结合这本书,我似乎领悟到一些。真正的自由,是勇于做自己,也勇于承担做自己需要担负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都可以改变自己,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这份勇气。

    阿德勒的心理学强调的是“目的论”,与此相反的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在大部分的认知惯性中,我们认为现在的自己,是受到过去经历的影响而形成的。最近,关于“原生家庭”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比如,有些人正在经历不幸的婚姻,是因为从小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情感危机造成了他们对婚姻的恐惧感,从而影响了亲密关系的建立。这就是典型的“原因论”。

    而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新的理念“目的论”,他强调每个人都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比如,某些人婚姻不幸,把原因归咎于原生家庭,目的是不想承担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责任,找到了一个托词,以此作为不用费力改变的借口。确实,原生家庭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不影响一个人追求幸福的婚姻。否则,为啥有过同样经历的人,有些人幸福,有些人不幸的呢?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如何获得被讨厌的勇气

    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为了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不得不关注他人的看法。于是,产生了讨好心里,压抑自己,同时,也讨厌不勇敢的自己,因为无法表达真实的情感而愤愤不平。

    这样的状态下,想要获得解脱,就要学会进行课题分离。我如何表达我的观点,这是我的课题。而对方怎么看待这个观点,是他的课题,我们干预不了。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别人怎么看待我们、评价我们,都是别人的课题,我们难以左右。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课题,是不是感觉瞬间轻松很多?

    我们努力做好自己的课题,目的不在于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肯定,而仅仅是因为值得,我就是想这么做!去参加志愿者活动,不是为了宣传!地上有张纸捡起来,不是为了被表扬!做好当下的工作,不是为了被领导看到然后升职加薪!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我们热爱!当我们能够感受自己的价值,不需要他人来评判的时候,就是感受自由的时刻。这个时候,即便收到了负面的评价、嘲讽、贬低,这些都是别人的课题。我们始终能够看到自我的价值,坚持去创造,人格就得到了解放。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就拿择业这件事情来说,很多人因为受到父母的牵绊,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每天浑浑噩噩,每每问他们,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选择?他们的回答就是,没办法,父母要求的。其实,他们只是想逃避自己的课题罢了。如果他们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哪天失败了,就要独自承担后果。但是,顺从父母,就能把责任归咎于父母,然后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有没有发现,这就是目的。父母的牵绊不是原因,而是为了“逃避责任”这个目的。

    有些人会说,我并不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是不想让父母失望伤心。注意,父母失望伤心是他们的课题,我们的课题是,如何面对父母的失望伤心。当我们没有勇气直面它、解决它的时候,自由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都需要勇气,拒绝做老好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mf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