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都有彩排和预演,一般丧事没有预演的,但是在孔子这的确上演了一回。
年过七十后,孔子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有走到生命尽头的迹象。
一次,他病得非常厉害,家人、弟子都以为老人就要离世。子路也从卫国赶来了,带领众弟子为老师准备后事。
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最重视丧礼,他们的老本行就是给人办丧事,现在给孔子准备丧事,弟子们肯定要拿出全部的知识和能力。
子路为孔子准备后事,要按大夫的级别操办,就要有家臣担负特定的工作,子路只好变通一下,让弟子们临时扮演这角色。在孔子之前,师生关系还不普及,所以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什么样,周礼里面也没规定。大家只能自己摸索。
和孔子正式建立起师徒关系的,都是社会地位低的学生,要靠孔子的社会关系找工作,甚至要给孔子打工干点家务活。多数学生年纪小,比孔子年轻三十岁以上。所以孔子和这些学生们的关系,有些方面参照雇主和雇员,有些方面参照父子关系,比较灵活。现在孔子就要去世,弟子们给他扮演一次家臣,这不是降低自己身份,而是抬高,那就意味着他们是有封邑的士人了。
除了按有臣的大夫准备丧事,子路还准备为孔子举行祈神的仪式。祈祷的内容是什么,从后来的对话看,应该不是祈祷孔子恢复健康,而是希望他死后能顺利上天堂,被上帝和列祖列宗接纳。
但祈神的仪式还没举行,孔子从病危里恢复过来了,丧事也不用办了。
孔子知道了子路这些打算,很不高兴,甚至大为光火:原来子路这些天都在搞欺诈!我本来没臣,他偏按有臣来办。我这是骗谁,骗老天吗?
不过弟子们提前准备丧事,孔子心里是欣慰的:他儿子已经死了,孙子还小,没法替他办葬礼,有弟子们来操办就不用担心了。
而且,经过这次“预演”,他也给弟子们把了把关,讲了注意事项。下次真办的话,就能全面贯彻他的理念了。儒家不光重视活的规矩,还要重视死的规矩。这点孔子也做到了。
但子路没能给孔子送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