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谒金门 赏析摘抄

谒金门 赏析摘抄

作者: 拜读LY | 来源:发表于2024-09-27 19:42 被阅读0次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①,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②。

斗鸭阑干遍倚,碧玉搔头斜坠③。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④。

【注释】

①乍:忽然。②挼(ruó):揉搓。③碧玉搔头:即碧玉发簪。④闻鹊喜:古人认为闻鹊声意味着有喜事来临。

【译文】

风忽然吹起,吹皱了一池春水。我悠闲地在花间小径里逗引鸳鸯,又随手揉搓着红杏花蕊。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望他但始终不见他回来,一抬头忽然听到喜鹊的报喜声。

【赏析】

这是一首闺情词,写的是一贵族少妇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愁苦情景。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是古今传诵的绝妙佳句。据说南唐中主李璟曾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中主大悦。这两句表面写景,实则写情:那被风吹皱的一池春水就好像词中女主人公起伏难平的心。大地春回,而女主人公的丈夫却远行在外,面对着大好春光,独居的女主人不由得生出寂寞与苦闷之情。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这两句写出了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情状。她为排遣心中的苦闷,时而引逗鸳鸯,时而揉搓着红杏的花蕊。鸳鸯,是一种水鸟,总是雌雄成双成对出现,在诗文中常作为爱情的象征。揉搓花蕊、引逗鸳鸯虽然能暂时排遣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却更显示出少妇的孤寂,于是又勾起了心中的愁闷和对心上人的思念。

“斗鸭阑干遍倚,碧玉搔头斜坠”,这是写女主人公的又一个动作,她逗完鸳鸯,搓完红杏,又倚着栏杆看鸭儿争斗起来。她看得那样入神,以致头上的玉簪掉下来了还浑然不觉。

难道主人公真的是看“斗鸭”看得入迷了吗?不是。池中活泼的鸭子只会令她倍感孤寂,一片愁云笼上了她的心头,她沉浸在无限相思之中。“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她倚栏实在不是为了看“斗鸭”,而是在盼望丈夫归来。她日日凭栏盼望,却屡屡感到失望。在她绝望之际突然听到鹊儿的叫声,古人以闻鹊声为喜兆,因此女主人公听到喜鹊叫声,心中不禁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相关文章

  • 诗词二题「五律、谒金门」

    「国风、古风、诗词、诗、词、五律、谒金门」 题夏,填词《谒金门》,不限韵,限时三十分钟。 谒金门 晨初起, 宿露老...

  • 谒金门•风乍起

    谒金门•风乍起 ...

  • 《谒金门·风乍起》赏析

    谒金门 【五代】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揉红杏蕊。 斗...

  • 冯延巳《谒金门》赏析

    贵妇空虚承寂寞,百无聊赖心事多。 凝望春水逗鸳鸯,心烦更把红杏搓。 看罢斗鸭听鹊语,面带微笑不直说。 无字之处深情...

  • 谒金门

    云烟绝,疑是潭中枯月。冷透落花作酒歇,高楼无人越。 琴瑟忽闻悲切,烛影如摇似灭。几许梦回江渡筏,两岸风彻彻。

  • 谒金门

    长夜静,谁料小楼清冷。灯火残照孤影客,咽得情在哽。 欲问此情不肯,有恨叹言何幸。几宿饮得长酩酊,满怀不愿醒。

  • 谒金门

    手机响,心动疾步接听。期待房客有消息,细心释房情。 独自静守旧宅,憧憬顾客盈门。更盼能遇真心主,为...

  • 【谒金门】

    斜月半。闲倚石桥湖畔。莫道初更风不远。轻寒衣上卷。 素玉波中如断。独影灯前谁管。月泻衔唇先饮满。月明花草岸。

  • 《谒金门》

    伊归去,空余长歌飞絮。梦断潇湘难计数,乱红飞落处。 莫怨秋窗风雨,隐没远山黛绿。醉酒伤怀迷归路,狂歌八月暮。

  • 谒金门

    【谒金门】 倾城面,长夜梦来魂断。 舞榭歌台空咏叹, 敛眉心事满。 一袭青衣花旦, 半句戏言幽怨。 真个痴情都绝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谒金门 赏析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ql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