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据结构之由斐波那契数引入大O时间复杂度表示法

数据结构之由斐波那契数引入大O时间复杂度表示法

作者: 陈盼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1-05-10 13:48 被阅读0次

    (注释:整篇数据结构与算法文集,部分总结于王争的《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和李明杰的《恋上数据结构与算法》,加上自己的理解,所以出了这个文集,仅做个人笔记记录所用。如你需要,请购买他们的正版资源,支持他们的原创)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广义定义

    从广义上讲,数据结构就是指一组数据的存储结构。算法就是操作数据的一组方法。

    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数,通常用 F(n) 表示,形成的序列称为 斐波那契数列 。该数列由 0 和 1 开始,后面的每一项数字都是前面两项数字的和。也就是:

    F(0) = 0,F(1) = 1
    F(n) = F(n - 1) + F(n - 2),其中 n > 1
    给你 n ,请计算 F(n) 。

    题目如上
    我们用Java语言来实现下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int fib1(int n) {
            if (n <= 1) return n;
            return fib1(n - 1) + fib1(n - 2);
        }
    
        public static int fib2(int n) {
            if (n <= 1) return n;
            
            int first = 0;
            int second = 1;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nt sum = first + second;
                first = second;
                second = sum;
            }
            return seco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 12;
            
            System.out.println(fib1(n));
            System.out.println(fib2(n));
        }
    }
    

    比如上面两段算法(fib1和fib2),我们通过运行比对可以很明显的比对出执行效率,fib2的效率大大优于fib1。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如何衡量执行效率呢,可以从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
    你可能会有些疑惑,我把代码跑一遍,通过统计、监控,就能得到算法执行的时间和占用的内存大小。为什么还要做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呢?这种分析方法能比我实实在在跑一遍得到的数据更准确吗?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你这种评估算法执行效率的方法是正确的。很多数据结构和算法书籍还给这种方法起了一个名字,叫"事后统计法"。但是,这种统计方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1,测试结果非常依赖测试环境,比如硬件设备不同、网络快慢。
    2,测试结果受数据规模的影响很大,比如数据量太小时,算法差异表现不明显;或者差的算法在数据量小的时候表现有一点,但是数据量大的时候很差。

    ◼ 一般从以下维度来评估算法的优劣
    1.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对不合理输入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
    2.时间复杂度(time complexity):估算程序指令的执行次数(执行时间)
    3.空间复杂度(space complexity):估算所需占用的存储空间

    大 O 复杂度表示法

    算法的执行效率,粗略地讲,就是算法代码执行的时间。但是,如何在不运行代码的情况下,用“肉眼”得到一段代码的执行时间呢?这里有段非常简单的代码,求 1,2,3...n 的累加和。现在,我就带你一块来估算一下这段代码的执行时间。

     int cal(int n) {
       int sum = 0;
       int i = 1;
       for (; i <= n; ++i) {
         sum = sum + i;
       }
       return sum;
     }
    

    从 CPU 的角度来看,这段代码的每一行都执行着类似的操作:读数据-运算-写数据。尽管每行代码对应的 CPU 执行的个数、执行的时间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这里只是粗略估计,所以可以假设每行代码执行的时间都一样,为 unit_time。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之上,这段代码的总执行时间是多少呢?
    第 2、3 行代码分别需要 1 个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第 4、5 行都运行了 n 遍,所以需要 2n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所以这段代码总的执行时间就是 (2n+2)unit_time。可以看出来,所有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每行代码的执行次数成正比。

    按照这个分析思路,我们再来看这段代码。

     int cal(int n) {
       int sum = 0;
       int i = 1;
       int j = 1;
       for (; i <= n; ++i) {
         j = 1;
         for (; j <= n; ++j) {
           sum = sum +  i * j;
         }
       }
     }
    

    我们依旧假设每个语句的执行时间是 unit_time。那这段代码的总执行时间 T(n) 是多少呢?
    第 2、3、4 行代码,每行都需要 1 个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第 5、6 行代码循环执行了 n 遍,需要 2n *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第 7、8 行代码循环执行了 n^2遍,所以需要 2n^2 * unit_time 的执行时间。所以,整段代码总的执行时间 T(n) = (2n^2+2n+3)*unit_time。
    尽管我们不知道 unit_time 的具体值,但是通过这两段代码执行时间的推导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所有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每行代码的执行次数 f(n) 成正比。
    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总结成一个公式。注意,大 O 就要登场了!


    image

    我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个公式。其中,T(n) 我们已经讲过了,它表示代码执行的时间;n 表示数据规模的大小;f(n) 表示每行代码执行的次数总和。因为这是一个公式,所以用 f(n) 来表示。公式中的 O,表示代码的执行时间 T(n) 与 f(n) 表达式成正比。
    所以,第一个例子中的 T(n) = O(2n+2),第二个例子中的 T(n) = O(2n^2+2n+3)。这就是大 O 时间复杂度表示法。大 O 时间复杂度实际上并不具体表示代码真正的执行时间,而是表示代码执行时间随数据规模增长的变化趋势,所以,也叫作渐进时间复杂度(asymptotic time complexity),简称时间复杂度。

    大O估算比较有效的三个方法

    1. 只关注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一段代码

    大 O 这种复杂度表示方法只是表示一种变化趋势。我们通常会忽略掉公式中的常量、低阶、系数,只需要记录一个最大阶的量级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在分析一个算法、一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的时候,也只关注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那一段代码就可以了。这段核心代码执行次数的 n 的量级,就是整段要分析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int cal(int n) {
       int sum = 0;
       int i = 1;
       for (; i <= n; ++i) {
         sum = sum + i;
       }
       return sum;
     }
    

    其中第 2、3 行代码都是常量级的执行时间,与 n 的大小无关,所以对于复杂度并没有影响。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是第 4、5 行代码,所以这块代码要重点分析。前面我们也讲过,这两行代码被执行了 n 次,所以总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n)。

    2. 加法法则:总复杂度等于量级最大的那段代码的复杂度
    int cal(int n) {
       int sum_1 = 0;
       int p = 1;
       for (; p < 100; ++p) {
         sum_1 = sum_1 + p;
       }
    
       int sum_2 = 0;
       int q = 1;
       for (; q < n; ++q) {
         sum_2 = sum_2 + q;
       }
     
       int sum_3 = 0;
       int i = 1;
       int j = 1;
       for (; i <= n; ++i) {
         j = 1; 
         for (; j <= n; ++j) {
           sum_3 = sum_3 +  i * j;
         }
       }
     
       return sum_1 + sum_2 + sum_3;
     }
    

    这个代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求 sum_1、sum_2、sum_3。我们可以分别分析每一部分的时间复杂度,然后把它们放到一块儿,再取一个量级最大的作为整段代码的复杂度。
    这个代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求 sum_1、sum_2、sum_3。我们可以分别分析每一部分的时间复杂度,然后把它们放到一块儿,再取一个量级最大的作为整段代码的复杂度。
    第一段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这段代码循环执行了 100 次,所以是一个常量的执行时间,跟 n 的规模无关。这里我要再强调一下,即便这段代码循环 10000 次、100000 次,只要是一个已知的数,跟 n 无关,照样也是常量级的执行时间。当 n 无限大的时候,就可以忽略。尽管对代码的执行时间会有很大影响,但是回到时间复杂度的概念来说,它表示的是一个算法执行效率与数据规模增长的变化趋势,所以不管常量的执行时间多大,我们都可以忽略掉。因为它本身对增长趋势并没有影响。
    那第二段代码和第三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呢?答案是 O(n) 和 O(n^2),你应该能容易就分析出来,我就不啰嗦了。
    综合这三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们取其中最大的量级。所以,整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为 O(n^2)。也就是说:总的时间复杂度就等于量级最大的那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那我们将这个规律抽象成公式就是:
    如果 T1(n)=O(f(n)),T2(n)=O(g(n));那么 T(n)=T1(n)+T2(n)=max(O(f(n)), O(g(n))) =O(max(f(n), g(n))).

    3. 乘法法则:嵌套代码的复杂度等于嵌套内外代码复杂度的乘积
    int cal(int n) {
       int ret = 0; 
       int i = 1;
       for (; i < n; ++i) {
         ret = ret + f(i);
       } 
     } 
     
     int f(int n) {
      int sum = 0;
      int i = 1;
      for (; i < n; ++i) {
        sum = sum + i;
      } 
      return sum;
     }
    

    我们单独看 cal() 函数。假设 f() 只是一个普通的操作,那第 4~6 行的时间复杂度就是,T1(n) = O(n)。但 f() 函数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它的时间复杂度是 T2(n) = O(n),所以,整个 cal() 函数的时间复杂度就是,T(n) = T1(n) * T2(n) = O(n*n) = O(n^2)。

    简单分析几种常见的多项式时间复杂度。

    1. O(1)

    首先你必须明确一个概念,O(1) 只是常量级时间复杂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并不是指只执行了一行代码。比如这段代码,即便有 3 行,它的时间复杂度也是 O(1),而不是 O(3)。

     int i = 8;
     int j = 6;
     int sum = i + j;
    

    我稍微总结一下,只要代码的执行时间不随 n 的增大而增长,这样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我们都记作 O(1)。或者说,一般情况下,只要算法中不存在循环语句、递归语句,即使有成千上万行的代码,其时间复杂度也是Ο(1)。

    2. O(logn)、O(nlogn)

    对数阶时间复杂度非常常见,同时也是最难分析的一种时间复杂度。我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先说下对数的定义
    如果a^x = N (a<0,且a≠1) , 即a的x次方等于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logarithm),记作x = \log_a{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

     i=1;
     while (i <= n)  {
       i = i * 2;
     }
    

    根据我们前面讲的复杂度分析方法,第三行代码是循环执行次数最多的。所以,我们只要能计算出这行代码被执行了多少次,就能知道整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
    从代码中可以看出,变量 i 的值从 1 开始取,每循环一次就乘以 2。当大于 n 时,循环结束。还记得我们高中学过的等比数列吗?实际上,变量 i 的取值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如果我把它一个一个列出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除了0 以外的任何数的0 次方都是1)

    image
    所以,我们只要知道 x 值是多少,就知道这行代码执行的次数了。通过 2……x=n 求解 x 这个问题我们想高中应该就学过了,我就不多说了。x=\log_2{n},所以,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log_2{n})。

    把代码稍微改下,你再看看,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多少?

     i=1;
     while (i <= n)  {
       i = i * 3;
     }
    

    这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为 O(\log_3{n})。

    实际上,不管是以 2 为底、以 3 为底,还是以 10 为底,我们可以把所有对数阶的时间复杂度都记为 O(logn)。为什么呢?

    换底公式

    我们知道,对数之间是可以互相转换的,\log_3{n} 就等于 \log_3{2} * \log_2{n},所以 O(\log_3{n}) = O(C * \log_2{n}),其中 C=\log_3{2}是一个常量。基于我们前面的一个理论:在采用大 O 标记复杂度的时候,可以忽略系数,即 O(Cf(n)) = O(f(n))。所以,O(\log_2{n}) 就等于 O(\log_3{n})。因此,在对数阶时间复杂度的表示方法里,我们忽略对数的“底”,统一表示为 O(logn)。
    如果你理解了我前面讲的 O(logn),那 O(nlogn) 就很容易理解了。还记得我们刚讲的乘法法则吗?如果一段代码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n),我们循环执行 n 遍,时间复杂度就是 O(nlogn) 了。而且,O(nlogn) 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算法时间复杂度。比如,归并排序、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nlogn)。

    3. O(m+n)、O(m*n)

    我们再来讲一种跟前面都不一样的时间复杂度,代码的复杂度由两个数据的规模来决定。老规矩,先看代码!

    int cal(int m, int n) {
      int sum_1 = 0;
      int i = 1;
      for (; i < m; ++i) {
        sum_1 = sum_1 + i;
      }
    
      int sum_2 = 0;
      int j = 1;
      for (; j < n; ++j) {
        sum_2 = sum_2 + j;
      }
    
      return sum_1 + sum_2;
    }
    

    从代码中可以看出,m 和 n 是表示两个数据规模。我们无法事先评估 m 和 n 谁的量级大,所以我们在表示复杂度的时候,就不能简单地利用加法法则,省略掉其中一个。所以,上面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就是 O(m+n)。针对这种情况,原来的加法法则就不正确了,我们需要将加法规则改为:T1(m) + T2(n) = O(f(m) + g(n))。但是乘法法则继续有效:T1(m)*T2(n) = O(f(m) * f(n))。

    常见复杂度的概述
    1620463559254.jpg

    空间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的全称是渐进时间复杂度,表示算法的执行时间与数据规模之间的增长关系。类比一下,空间复杂度全称就是渐进空间复杂度(asymptotic space complexity),表示算法的存储空间与数据规模之间的增长关系。

    void print(int n) {
      int i = 0;
      int[] a = new int[n];
      for (i; i <n; ++i) {
        a[i] = i * i;
      }
    
      for (i = n-1; i >= 0; --i) {
        print out a[i]
      }
    }
    

    跟时间复杂度分析一样,我们可以看到,第 2 行代码中,我们申请了一个空间存储变量 i,但是它是常量阶的,跟数据规模 n 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忽略。第 3 行申请了一个大小为 n 的 int 类型数组,除此之外,剩下的代码都没有占用更多的空间,所以整段代码的空间复杂度就是 O(n)。
    我们常见的空间复杂度就是 O(1)、O(n)、O(n^2 ),像 O(logn)、O(nlogn) 这样的对数阶复杂度平时都用不到。而且,空间复杂度分析比时间复杂度分析要简单很多。

    常见的几种时间复杂度

    image

    复杂度也叫渐进复杂度,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用来分析算法执行效率与数据规模之间的增长关系,可以粗略地表示,越高阶复杂度的算法,执行效率越低。常见的复杂度并不多,从低阶到高阶有:O(1)、O(logn)、O(n)、O(nlogn)、O(n2 )。


    image

    斐波那契数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开篇写的斐波那契数,fib1函数和fib2函数分别有不同的时间复杂度。

    先来看看fib1函数的
       public static int fib1(int n) {
            if (n <= 1) return n;
            return fib1(n - 1) + fib1(n - 2);
        }
    

    递归求解的过程如同构造一棵二叉树,例如求解 F5 依赖F4和 F3,我们把F5 作为树的根节点,F4 和F3作为左右两个叶子节点,继续向下递归,左节点F4 继续向下分解为F3和 F2,右节点F3继续向下分解为F2 和 F1,依此类推,如下图所示:


    WechatIMG79.png 开篇fib1函数的复杂度.jpg WechatIMG77.jpeg
    WechatIMG84.png

    通过分析,因此,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2^n)

    来看看fib2函数的
        public static int fib2(int n) {
            if (n <= 1) return n;
            
            int first = 0;
            int second = 1;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nt sum = first + second;
                first = second;
                second = sum;
            }
            return second;
        }
    

    很明显,时间复杂度为O(n)

    此外,时间复杂度还有四个复杂度分析方面的知识点,最好情况时间复杂度(best case time complexity)、最坏情况时间复杂度(worst case time complexity)、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average case time complexity)、均摊时间复杂度(amortized time complexit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据结构之由斐波那契数引入大O时间复杂度表示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dsu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