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件事情要不要做,要有一个思维模式。我给大家一个小建议,你要有一个大目标,然后想这个行为对你完成这个大目标有没有帮助,来决定这个行为要不要做。比如说啊,第一次去男友爸妈家吃饭我要不要洗碗,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你为什么要去你男友爸妈家吃饭?”这个问题你想明白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你要不要做,你都明白了。你为什么去?因为饿吗?不是,因为陌生。你们彼此都比较陌生,你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所以,第一次去爸妈家吃饭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获取更多的信息,如果一个行为对你的这个目标是有帮助的,它值得考量。现在这个行为出现了,要不要主动洗碗?注意,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其实不在洗碗,而在“主动。”。它本质上是个态度表达,态度最重要。有可能你说完之后,“阿姨我来洗吧”可能你的准婆婆,或者说男友的妈妈,她可能会说,哎你第一次来你洗什么碗,这第一次来你坐在那吃点水果看会电视陪你叔叔聊会天,我来我来。你们完成了一个什么过程你知道吗?彼此成全。你知道什么叫情商高?情商高是你要让身边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展现他的好。这个准婆婆,本来是个好婆婆,她是懂得体谅你的。你不主动举个手,她怎么表达她的体谅?所以当你说完这句话你就把这个台阶给她搭好了,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都在心中。
我们发现生活当中最棘手的问题常常都是鸡毛蒜皮,而最沉重的枷锁往往都是柴米油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