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指向离别的爱——《小别离》随笔

指向离别的爱——《小别离》随笔

作者: 春分夏鱼 | 来源:发表于2016-09-11 22:21 被阅读60次

    因为热播电视剧《小别离》,我找到了《小别离》的原版小说,作者鲁引弓。

    我很少看电视剧,更少追电视剧,因为我一看电视剧就会停不下来,想一直看到结局,并且看得时候不能像别人一样,一边看一边干点别的,我是属于那种超级聚精会神型的,一旦看起来就跟钻到电视剧里一样,听不到别人说话,看不见其他事情,白天黑夜的看,总之很恐怖,所以我选择不看。

    但自从家里有了乐视电视,并且家属开了各种视频会员,直接助长了各种想看就看,没事打开电视和ipad的习惯。上一次记忆里追电视剧就是《欢乐颂》,最后实在受不了,找了看了原著的maomao直接给我剧透才算了结。

    这一次看《小别离》,我同样没有忍住,先是电视剧昼夜不停地看,等零点追剧。先是在百度百科上找到了电视剧的剧情简介,后来找到了原版小说开始看,发现小说不是很长,毫不犹豫付费买下(我在电视剧和脑残小说面前唯一的理智就是估摸着长度,选择放弃还是继续)。

    所有的爱都是指向相聚的,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别离。

    这句话是小说的中心主旨,也是最戳中我感官的。一是事实如此,二是感同身受。无需多解释,在中国,无论父母子女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

    小说中的女主角文洁无父无母,觉得女儿是跟自己唯一有血缘关系的人,所以视女如命,必须要把女儿留在身边。后来女儿出国了,整天以泪洗面。

    正巧某一天,碰到了一个现实版的“童文洁”。我接到了我爸的电话,忽然喊我回家,语气很奇怪。后来我才得知,跟我发小的父亲他的初中同学在一起喝酒,而发小的父亲就属于那种要把子女留在身边的人,经济条件也不错。女儿找了个不是本地的男朋友,让两个人的关系一直很僵,大学的时候电话还打到我这里,希望我可以去劝,顺带给我一通教育。这次让我爸给我打电话给我回家,我爸没说几句就把电话抢了过去,同样把我教育一通,说我离家远,不回家。一开始我还没反应过来,让我立马回家一趟,只觉得很懵,甚至有无理取闹的感觉。后来反应过来俩人喝高了,发小的父亲估计吐了不少“小别离”之苦。然后投射到我爸身上,让我爸给我打电话喊我回家。
    所以后来有一天,我看着电视剧,对陈老师说,我觉得我发小她爸爸就跟这个文洁一样。(后面我还说过一句话是,看了这个电视剧,我看女主角有时候对男主角的“问话和查岗”,自己都觉得不讲道理,看到男主角的无奈,我理解你为什么总说我钓鱼执法。)

    我庆幸自己父母还算开明,舍得放手,让我远离家乡求学,到东北大地,到港澳大地,放眼看中国看世界。虽时不时我也抱怨,比起其他人的父母,他们还不够开明。但一旦比较起来,我还是很为他们骄傲。如果不是一纸高考志愿,恐怕我永远只能空有志气而无机会。

    而我,对父母,对未来的子女的概念,早已脱离了他们上一代人的思想。对父母,别无它法。好在我们相隔不远,我也可以常回家看看。至于他们能不能忍受我远离家乡,我也没有办法,我不能为了这一点而舍弃“自我实现”。对我未来的子女,我只管养,绝不会因为我们而牵涉他们将来的飞翔。

    大学的时候读弗洛姆《爱的艺术》,对亲情这一章并没有多大的感受,或者说,我作为子女对父母之爱的感受,还不及我将来作为一个母亲,对子女的感受。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也是让很多读者受益匪浅的一个观点: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而不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作为青春期的同学们,在读书课上对这句话的阐释,也大多指向了爱情。现在看来,这句话,对任何一种爱都适合。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观点,我会用

    施比受于福。

    爱的付出不是为了得到或者留住,就是付出。

    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感谢你们那么多的陪伴。感谢你们在不同的阶段对我的陪伴,从小时候的玩伴到初高中再到大学里认识的人,再到香港北京杭州。每一段旅程都感谢有你们的陪伴,让我不孤单。虽有分别,但那一段时光已经印刻在我的生命里。所以,当我陆续接到你们结婚的消息,给我能联系上的你们都寄了一份礼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指向离别的爱——《小别离》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au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