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583.听课有感

583.听课有感

作者: 和善且坚定 | 来源:发表于2023-03-29 16:50 被阅读0次

文/杜春娜

今天上午听了三节课,三位老师讲了同一节课《两茎灯草》,这叫同课异构。

三位老师的课,各有各的优点,也人人都有缺憾,这才是真实。听完后,我也有收获,有感触:

1.清楚课文所处的位置,明白本课的价值,拥有单元意识。

《两茎灯草》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习作专题单元,学习人物的多种描写方法,体会人物的特点;这一课是第一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的第三篇,清楚了它的位置,帮助在教学时设计教学的环节,比如本课的导入就可以在复习前两课的基础上导入,结尾的时候总结三篇小文共有的人物描写方法,拥有整体性,重点环节是学习严监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吝啬和爱财胜过生命的特点,并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学以致用。

2.在引导和学习上,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

教和学,是教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参与,才能发挥主体地位,比如读书,思考,分享,讨论,但是太单一的形式学生未免枯燥无味,这就要发挥教师的设计和引导的作用,教师对教学环节巧秒的设计,及时的启发,饱满的激情,鼓励的语言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读书的时候个人展示和齐读相结合,个人展示方便我们指导,齐读可以烘托气氛;小组交流和个人发言相结合,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听起来,说起来,演起来,写起来,学生便能有所收获。可是如果教师说的多,讲得多,做了本该学生做的事情,就越俎代庖,越界了,包办代替,限制了学生的成长。

3.习作单元要学方法,用方法。

所以小练笔这个环节一定要有。如果课堂时间紧迫,可以说一说,如果时间允许,就要写一写,在设计小练笔的时候,切入点宜小不宜大,宜窄不宜宽。比如说让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不如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同桌;比如要求让学生写出对方的特点,不如精准的要求写出对方的一个特点,切口越小,要求月具体,学生越容易下笔;在分享的环节,及时给予肯定,如果时间不够,我们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或者优秀的个人展示,然后同桌分享自己的练笔,让学生们都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这一次听课,结合原来听课,想想自己的课,我发现,我们教着教着,我们和课就融到了一起,我们会根据自己的解读设计环节,课堂的气氛中有我们的性格,其实,我们每一天都在备课,准确的说不是昨天晚上在准备,而是一直在准备着,我们每一次的外出学习,每读到的一本书,甚至自己的阅历和经历也都是在备课,我们用生命在教学。

没有完美的生命,也没有完美的课,缺憾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只要我们带着一种学习成长的渴望,我们的课堂和生命就会不断的完善。

相关文章

  • 听课

    听课有感

  • Leetcode 【583、809、816】

    题目描述:【DP】583. Delete Operation for Two Strings 解题思路: 这道题目...

  • 听课有感

    周三听了周萍老师的《找次品》这节课,周老师以情景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从中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 听课有感

    今天上午,在八里营小学听了2节主题班会课,一节是“书香润泽心灵",一节是“让感恩成为一种节惯"。一节沉稳,一节温婉...

  • 听课有感

    今天有幸能听到与君成悦老师的荔枝微课,触动自己最深的是看到了一个真正做学问的学者对写作,对读书,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 听课有感

    今天是第二次听张老师的课程,张老师带着我们也领略了伦敦的风光,关键是课程内容很好,指出了我们的一些问题,告诉我们应...

  • 听课有感

    学校组织了一场公开课,我自己觉得收获颇丰。我听的是英语课,杨老师制作的学案很好,设计的题目很切合学生的...

  • 听课有感

    今天,参加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创新研讨会。在西南交大礼堂听了一天的课。 再一次见到了大咖吴正宪老师,60岁...

  • 听课有感

    今天上午听了曹公叶老师上的《太阳是大家的》一课,我认为,曹老师的这堂课能吃透教材,把握好课文的重、难点,重视朗读...

  • 听课有感

    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我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但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些资源成了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把有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83.听课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bf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