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午,我本来和陈总约好去见一个企业老总谈合作,确定通过具体的资源互补,既做阅读宣传又帮企业推广产品。
因为孩子学校突然要我去学校,我不得不爽约,陈总一个人去谈。
之前曾和该企业的副总初步沟通过,她曾表示如何如何热爱阅读,还表示无论是自己家族文化还是企业文化都愿意为此有所付出,和全民阅读进社区活动有很好的合作机会。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时间不长,但我们相谈甚欢,甚至谈到她的大哥(同族)还是我的熟人,后来我们互相加了微信,约好了等公司新场地装修完成后续再谈具体合作细节。
我看到她的微信名似乎是佛家的居士名,想到佛家人都是向善的,觉得今后的合作一定会很愉快。
下午见到陈总谈到他去见那个企业老总的事情时,他情绪还有些激动,怪不得他没有在中午通话时告诉我结果,我们刚见面时他也没有提这件事。
他说那个企业主说起来是信佛的,但是谈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时不屑一顾,直言不是直接帮他企业成交的事情免谈,社会问题有政府解决,与他无关。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他说的并没有错,但是陈总说从一个口口声声信佛的人嘴里说出这个话,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我知道陈总也是信佛之人,平时就很热心,也不争强好胜,如同他的大肚腩一样很能容人容事。
他此时之所以如此激动,我猜是因为他认为佛门被玷污了,因为他说那个企业老总眼里只有钱。
我安慰他,告诉他这应该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很多人信佛并非相信因果报应,而是想和佛祖做个生意,捐些钱给佛祖换得佛祖保佑其升官发财,这些人可能比普通人更加贪婪。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个领域都会有不良善的现象,同道之人可遇不可求。
想起十几年前在香港给儿子找幼儿园时的那一段经历。
那时正是双非儿童到达入园人数较多的时候,因为之前香港因为生源不足出现过闭园潮,两相叠加,幼儿园的学位就很紧张。
尤其是为了争取上水的几所较好幼儿园,很多父母都是提前数日就去排队领报名表,我有几次都是半夜专门从皇岗过去排队。
那段时间在上水、粉岭、太和以及元朗、屯门等地去了二十多家幼儿园排队领表。
有家长说粉岭一家基督教幼儿园很好,但是人家只招基督徒的子女,所以能报名的就会少一些,于是就有家长去参加幼儿园的礼拜日活动,突击加入基督教。
我也被邀请去参加过活动,但我没有因为儿子上幼儿园而加入基督教,只是见到“教孩子走当行的路,就是到老也不偏离”这一句话说的很好,我就把它用到微信的朋友圈图标上了。
虽然忙活了大半年也没能在第一轮给儿子报上名,但我并没有因此而后悔。
下午我们一起见的那个老总,张口闭口就谈如何通过合作互利共赢,如何遵纪守法促进企业发展,至于社会问题,他说愿意通过捐款的方式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非常率真,将来合作的空间反而更大。
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自己目标明确,有自己的使命,一定会吸引到越来越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