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村采风
乡村采风——董封乡 临涧村

乡村采风——董封乡 临涧村

作者: 刘爱国 | 来源:发表于2020-10-15 16:42 被阅读0次

    2020年9月20日

    秋风送爽,凉意习习。

    秋天来了,眺望董封水库,观临涧村庄,再瞧已经泛黄的层层田间,让我只感到庄稼地里那沉甸甸的收获。

    刚走进临涧村,就听到了打谷的机鸣声,百姓们正忙着打谷子。

    这是一个忙碌的季节,装满谷穗的麻袋,被一堆堆的摆放着,每一家都在挨个排队等候。

    那位与村民一道,在打谷机旁正忙着的就是村委主任王建红。

    王建红于2018年就任村委主任之职。他任职之前,村里还没有打谷机,百姓们要将收好的谷穗拉到董封乡才能被收打,这样极不方便。上任后建红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费购置了一台打谷机,从此改变了村民们的这一窘境,也不再为此而犯愁。建红还有购置的农用车、三轮车,只要大家有需求,他都会给予极大的帮助。

    王建红说,两年前打谷时收了大家一点费用,结果到秋后一算帐,连电费也顾不住,到年底一算,还倒贴了几百块钱。他爱人上官美玲见此,心里也有点怨言,可看着自家男人又那么的辛苦,也就不想多说什么了。

    天气预报说,两天以后会下雨。大伙儿都在抢抓时机急收急打,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王建宏和大家一道在打谷场忙着。午时了还没有回家吃饭,放心不下的美玲也来到打谷场,一是来看看丈夫,二是来看看大伙儿打谷的进度。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拍下了这对恩爱夫妻。

    羊圈这边是忙着打谷,而广场边上的王国彪正忙着码放晾晒好的玉米。他一共种了18亩地玉米,尽管说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但让他闹心的事是,成片的玉米地遭到了山猪的侵害,这让他的收获大打折扣。他说,正常的话也可以收到两万余斤玉米,可猪害的损失至少在五千余斤。

    面对山猪的侵害,百姓们没有什么可以应对的好办法。

    73岁的王小锁与71岁的老伴儿王如娥,正忙着摘收玉米。他们的儿女们都不在身边,所以从收到往回运,都得自己亲自动手干。

    其实吃穿不愁的两位老人,可以不用这么辛苦了,完完全全可以稳坐在家,去安享晚年。可是辛勤劳作了一辈子的人,还愿意这样劳动,最让他们心里过意不去的是,不能让这些土地白白的闲置着。在他们看来,粮食不能浪费,一切都不能浪费,土地不去种也是一种浪费。从这两位老人身上,我悟出了他们的勤劳,勤俭,简朴,朴素的人生来。

    曹鲜娥是个能干的女人,今年种了一点八分地的谷,大约收了一千余斤,他正在晾晒谷子。

    曹鲜娥说,今秋已打了200多斤的核桃,为了让生活能宽裕些,还喂了两季蚕。春蚕卖了1000多元,眼下秋蚕已成茧。她自信满满地说,秋茧估计还能卖个千把块吧。

    都说能干的女人背后会有个强大的男人,可她的身后却是个患腰椎疾病,不能正常行走的男人。十九年来,她的丈夫王目林因病不能行走,一切体力活都不能干了,顶多只能是做口饭。

    这对夫妻的社会角色进行了互换,女人干的是男人的活,男人干的是女人的活。他们不离不弃,患难与共,风雨同舟,携手一路走来,还要一路走下去。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忙碌的人们因秋的丰收而喜笑颜开,他们辛苦并快乐着。但是,今年的秋天对王毕锁与王荣荣来说,这是一个心情沉重的季节。他们在董封水库库区的边缘地种了2.5亩玉米,从旋耕、播种到播撒化肥,投入了不少的资金。长势良好的玉米让他们喜出望外,眼看就要到了收获的季节,少见的连阴雨让水库的水位猛然上升,淹没了他们种植的所有玉米地,虽说当下的水位已经退去了,可所有的玉米全都发霉变质,惨重的损失让他俩欲哭无泪。

    据悉,村民们在库区边缘地段种有700余亩的玉米,如果不发生意外,这些种植会给村民们带来极大收获,这是一笔不少的额外收入。也正是这样,这些年来,让耕种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多多受益。库区的这片土地是肥沃的,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干旱。当地顽强的农民们,不会因一次遭灾而退却。我想,明年他们一定还会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去耕种……

    以下是来自村中的图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采风——董封乡 临涧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do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