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孔子的这句话,对我们个人成长领域有以下几点启发作用:
孔子向我们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教与学是一场双向的奔赴。
1、我们主动求知:孔子强调了学习者需要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只有当一个人内心渴望理解某个问题时,教育和指导才会更加有效。联想到我们公司里面提供的很多培训,为了培训而培训的基本印象不会深刻,效果也不好,而带着自己的案例和真实要去解决的问题去课上找解决方案的培训,效果就会比较好,很久之后你还会对内容记忆犹新,尤其是帮你真实解决问题的,就会更深刻。
2、我们深入思考:"不愤不启"也意味着在遇到难题时,要深入思考,直到达到一种迫切想要解决问题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激发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
3、老师启发式教学:教育者应该在学生感到困惑或表达困难时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理解。
4、我们举一反三:孔子提到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类比和推理能力。学习不仅仅是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一个知识点应用到其他相关领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
5、启发学生去寻找适度挑战:孔子认为,如果学生不能通过一个例子推及其他,就不应该继续教授。教育应该适度挑战学生,促使他们跳出舒适区,但又不至于让他们感到沮丧或失去信心。
6、自我驱动: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有自我驱动的精神,不断追求知识,不断挑战自己,以达到更高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