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庭读书日记——元宵节

家庭读书日记——元宵节

作者: 润青jingjing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11:34 被阅读0次
    Billy goat trail.png Great fall.jpg

    今天,我们去同事家过元宵,饭后被带去附近玩耍,去的是一条相当有趣的石径,在我事先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渐渐感觉到越来越大的挑战性。

    有灵巧的伙伴像山羊一样蹦蹦跳跳就走出老远,有像我一样笨的就手脚并用吭吭哧哧往前挪行。遇到高处,他们往下一跳,我干脆往下一坐,出溜滑下去。

    我确实胆小又笨,但幸好我并不苛责自己,仍然乐此不疲,玩得很开心。而且我也知道自己容易崴脚,不敢放松自己身上的肌肉,累得呼哧呼哧了也告诉自己不能大意,我认为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走完全程,5km以上,如图所示路况,身心舒畅。这阵子许久不出来玩,是为了培养自己对工作的耐性。元宵节重回大自然,真爽,感觉是对自己极大的奖励。

    这周,爸爸妈妈写的读书笔记集合了更多智慧和努力。他们花更长时间在谋篇布局和文字提炼上,内容精湛完整,值得称赞!

    ————— 2017-02-05 —————

    妈咪 06:32

    倾听

    全家人要去度假,六岁的尼克帮爸爸在后备箱装行李。有个小箱子怎么也塞不进去,“爸爸,把妈妈的旅行包放到后座上就可以了。”爸爸没听尼克的建议,把所有的行李重新整理了一遍,还是没放进去。

    很多时候,孩子给大人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可大人太过自负,阻止了倾听孩子,结果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所遇到的困难。

    几乎每个妈妈都学会了分辨婴儿的哭声。一听到哭声,就明白孩子是饿了,尿湿了,还是瞌睡了?但是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大人就不再仔细倾听孩子。一听到孩子哭叫,就立马跑过去哄劝取悦孩子。其实孩子的哭叫是有真实含义的。孩子哭说“我恨你这个妈妈!”意思是说“我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我不高兴。”“为什么?为什么?‘’其实是在说“我需要你们的关注。‘’

    只要大人像对待亲密好友一样,真心倾听孩子们就有多多的收获。

    爸比 08:53

    自我证明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为什么一个人明明比身边的人强,却得不到认可呢?首先,很可能只是自我感觉比别人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倾向。同样人们也有“自利性偏差”(就是遇到成绩的时候总会归于自己,遇到失败的时候总会归于别人)。其次,人们普遍并不自知。心理学家解释这种现象是人类大脑所拥有的自我保护功能。尽管人们常说“人贵自知”,其实要做到“自知”是很残忍的。

    我们通过分析,人群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种人是出色有理想的人,这种人生活一定会美好。第二种人是出色而无理想的人,他是倒霉的一种人,他们往往比别人作为竞争对手。第三种人是平庸没理想的人,这种人总是“心平气和”、“安于天命”。第四种人是平庸而有理想的人,这种人占比最多,他们总能利用一些出奇诡异的方法取得成功,即使失败也只说是“野心家”。

    想明白了这些状况,当面对现实的时候,就要看自己的控制能力了,做好现实中的自己,不要让别人的评价、议论影响自己的状态,多锻炼自己心平气和的能力,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 2017-02-06 —————

    爸比 06:19

    积累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如果一个人的心态受到现状的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会随之变化。进而,行为和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重新影响心态,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必须运用自己的心智来控制这个过程。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做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要改变现状,就要靠积累。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相信积累的力量,同时相信坚持的力量。如果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的收获就是g=p(1+i)^365,只要i>0,g会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大。这是夏洛克的算法。

    “习惯决定命运”,积累的习惯养成得越早越好。一个人的积累不仅有学习的积累,资金的积累,还有身体的积累。积累不只限于一代人的努力,事实上,积累的信念甚至可能遗传,耐心的父母容易培养出耐心的孩子,相信积累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积累的孩子。

    相信积累的力量,越早醒悟越好。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积累的策略,这是唯一改变现状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所以,别再跟时间较劲了。看清楚,想明白,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和时间做朋友”,说干就干,努力去实现人生的自我。

    妈咪 06:20

    Take it easy

    孩子出去玩,没按时回来,爸妈会担心;姐姐弟弟为吃东西争夺论少,爸妈会紧张;妈妈带孩子去商场买东西,孩子离开了视线,妈妈会发疯……其实,父母很多对孩子的操心没必要。有时候,孩子很清楚父母在为他做没必要的操心,反倒会利用它以得到关注或权力之争甚至报复。父母的担心并不能阻止事情的发生,倒不如从容一些,放松一些,信任孩子,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

    父母大部分焦虑的原因,都是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其实,他们没必要事事都管,每个问题都亲力亲为。当父母放松下来,从容应对时,很多焦虑都会消失。原因很简单,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要求过度关注或权力之争。对孩子有信心,对自己有信心,轻松地享受孩子的快乐。

    ————— 2017-02-07 —————

    妈咪 07:48

    父母别太看重孩子的“坏”习惯

    大人越急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就越有可能让这个“坏”习惯更严重。

    六岁的杰克有个尿床的习惯。为了不让他尿床,晚饭后妈妈限制他喝多水,半夜爸爸妈妈还叫醒他上厕所。尽管如此,杰克的床还是湿的。妈妈不停地说教,指责,甚至惩罚,可效果甚微。

    咬指甲是三岁的迈克的“坏”习惯。他还有个不寻常的行为,就是用一只手挡住嘴脸,掩盖其咬指甲的行为。

    诸如此类的尿床、咬指甲、说谎等行为,皆是因为能够满足孩子潜意识中的某种目的。大人觉得这些习惯背后隐藏着很严重的问题和危险,所以就想极力降低,减弱,消除这些习惯。当孩子发现自己的行为习惯让父母感到如此困扰着急时,他们就像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武器”,反倒自得其乐,乐此不疲。

    其实,大人最好忽视这样的行为习惯,保持平常心,就能“让他的风,无帆可吹。‘’

    再说,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所以大人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孩子大点了,咬指甲、尿床等习惯会消失。给自己信心,给孩子信任,不要再小题大做,诚惶诚恐,不要再强求完美。放松心态,紧张感就消除了。不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大人,所谓的“坏”习惯也就无足大碍了。

    爸比 08:18

    学会说话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无人提醒,至死不知。天性善良的人,容易木讷;天性聪颖的人,容易尖锐;天性大大咧咧的人,容易伤人;天性细腻柔和的人,容易唠叨。

    怎样做才能做到会说话呢?现代社会的四个特点,决定了说话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现代社会它是由契约精神维系的陌生人的集合。人们从你的言论中来判断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二,现代社会它以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基本原则,除少数人外,大多数人所从事的都是标准化的工作,要脱颖而出显得非常困难。所以说话变得更加重要,就像人们抱怨的“干得好不如说得好”。

    第三,现代社会它在信息泛滥、网络让话语传播更快、更广的同时,会说话的人(说话有意思的人)又有几个?

    第四,现代社会网络在使说话收益大增的同时,其放大和固定效应也使说话的风险越来越大。

    总之,我们不得不说话,不精彩不行;我们也不得不谨慎说话,不小心也不行。因而,学会说话,把自己变得谦和而又自信、善变又能守拙、光彩夺目又机锋内敛、能锱铢必较也能把酒言欢。

    ————— 2017-02-08 —————

    妈咪 07:51

    Have fun together

    在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关系越来越疏离。孩子自己玩,父母提供玩具,但不参与。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我们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变化,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对抗增多;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大人缺乏和孩子一起享受乐趣的技能。父母花了很多心思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却疏忽了自己也要参与。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父母和孩子没有共同兴趣。孩子抗拒进入父母的成人世界,而父母也难以用平等的姿态进入孩子的世界。在很多家庭里,孩子拒绝和父母一起玩!家里的气氛压抑、沉闷,父母和孩子相处尴尬、紧张。

    父母有义务和责任带动孩子和谐相处。大人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一起干家务,使家里的气氛和谐快乐。每个家庭的兴趣不同,做的事情不一样。但只要父母热情地参与,孩子就能被强烈地感染。孩子足智多谋,献计献策,找出共同爱好,一起享受乐趣,促进全家团结合作,欢声笑语。

    爸比 08:47

    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

    学会说话,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场景状况,确定正确的说话策略。权力关系(话题的决定权或主导权),决定了实现的语际关系和各类场景说话的基本原则。

    常见的五种说话场景里,权力的大致关系:演讲---权力的形成(吸引、聚焦与引导);沟通---权力的流动(避免冲撞与协调转向);说服---权力在对方(无权的一方要改变有权的一方);谈判---权力在双方(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辩论---权力在他方(双方无权决定胜负,通常由第三方裁决)。

    在五种场景下容易犯的典型错误。演讲时,上台就急着煽情或者下结论。应该是三言两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先获得观众的认可,再来传达重要的信息。

    沟通时,喜欢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因为沟通是“权力的流动”,应让双方都能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任何一方凌驾于一方之上,都是沟通的大忌。
    说服时,以为只要能辩倒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说服的关键就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其实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接受的观点。

    谈判时,以为只要真诚沟通就能携手共赢。其实我们需要的是把各自的目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版本。

    辩论时,以为压倒对手就是自己的胜利。其实对手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我们自己正确的一个工具,这是辩论的基本策略。

    Jingjing 13:18

    为什么写读书笔记并分享,能让你们进步这么快?答案就在这里,教才是最好的学。看到好书,那是作者想的明白写的明白。而我们自己能表达出来让别人听懂,才是真得明白。

    ————— 2017-02-09 —————

    妈咪 07:07

    电视挑战

    每个家庭都面临电视带来的挑战,爸爸妈妈和孩子为了看电视而发生争执和冲突。父母担心孩子花太长时间看电视,会受到不良影响。而孩子有时候为了喜欢的电视节目废寝忘食,不做作业,甚至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或者做作业,这让家长很是头疼。

    电视机的存在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家长烦恼、抱怨,于事无补,不如学习些解决办法。如果孩子之间为了看电视而争执,父母尽量不要介入,或者干脆把电视关掉,等孩子们协商好再打开。而当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了看电视面红耳赤时,就稍微复杂点。大人不能做出让步,孩子也不能霸道,这得全家人共同决定,达成共识。至于拖延做作业或者推迟睡觉的问题,父母可以坚守家里的惯例,睡觉时间不能侵犯,做作业时间也不能含糊,但这个时间段必须是和孩子协商决定的。

    当父母不让孩子看一些类似色情,格斗等节目时,又可能引起权力之争。如何解决呢?首先,父母不能把电视挡在孩子的世界之外,也做不到让孩子完全不受影响。但是。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品味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说教根本无用,父母可以抛出一个话题,“宝贝,你对这个节目、角色、情景…有什么看法?”引导孩子主动思考,分析判断。慢慢地,形成习惯,孩子就会发展出理性的思想和眼光,也能够面对电视的挑战。

    爸比 07:21

    话术能力是全息的

    说话是一项综合能力,传统的口才教育只是单项训练,不讲解全息话术的奥妙。

    话术能力(说话能力)是全息的,就是指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这五种最常见的五种话术场景,对应五种不同的话术能力。温和的沟通,可能蕴含着辩论的机锋和谈判的策略;娓娓的说服,可能需要演讲的华彩和沟通的诀窍。所以,必须做到:(1)具备并且强化五项话术能力;(2)各项话术能力都能与其它项目配合使用;(3)知道具体场景中如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以“权力”概念为线索,分别对五种话术进行介绍如下。

    沟通:权力的流动。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要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系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个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要让权力转换起来,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

    说服:权力在对方。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思维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说服也包括对于自身的说服,很多自我激励、自我成长的课程,就是说服技巧的一种延伸。

    谈判:权力在双方。谈判偏重“协调”。也就是在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作的双方选择合作,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演讲:权力的形成。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轻松、得体、有逻辑地向听众进行陈述。这是一个介绍自我身份、传递个人特色的基本素养。演讲具有激励、告之、礼仪、娱乐等多种功能。

    辩论:权力在他方。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但是由于双方都无权决定胜负,所以都是在争取中立的第三方。好的辩论并非源于好斗的低劣本能,而是基于高等教育倡导的批判性思维方法。辩论就是现代人必修的“心智防身术”。

    Jingjing 07:28

    家人对话最好属于沟通,不属于说服,是一种权力的流动。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尊重、平等、畅所欲言。

    ————— 2017-02-10 —————

    爸比 08:57

    为什么说五种说话能力具有全息性(相互联系性)呢?

    要想成为会说话的人,首先,你至少要敢讲,“会演讲”一般就感觉你“会说话”。演讲的瓶颈不是演讲本身,而是与观众的沟通。无论演讲水平有多高,它都是单向性的,观众能否产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观众心理,根据现场随机应变,这其实就自然过度到沟通的技巧。

    与演讲不同,沟通并不是要建立说话者自己的权力,而是要让权力流动起来,也就是消除既定的权力格局,避免冲突,平等对话。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引导,这样一来,我们以不再只是沟通,而是在说服了。

    说服的要义是改变对方,而说服的场景又是“权力在对方”的。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暗中植入观点,让对方自行产生出我们想要的立场。在很多时候,比如涉及重大利益抉择的时候,如遇到双方都难以说服对方的时候,说服就必须升级为谈判。

    谈判,是双方软硬实力的比拼,在斗而不破的前提下,尽量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共赢。最容易使谈判陷入僵局的,就是双方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不同,因此就需要引入中立第三方来化解,而这恰恰是辩论的本质。

    辩论,是最紧张刺激的话术,因为它最接近肉搏,是双方观点的厮杀。辩论是针对第三方的,观众才是真正要争取的对象。就要靠有理有据的演讲,就要靠演讲的表现力。

    以上我们从演讲说到沟通,从沟通说服说服,从说服说到谈判,从谈判说到辩论,最后又说回到演讲,这里面的相互转化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这正好说明话术的相通性以及学会说话的全息性。

    妈咪 09:02

    “和”孩子说话,而不是“对”孩子说话

    “和”孩子说话,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态度温和,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孩子说话,是父母告诉孩子要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态度强硬,孩子属于顺从地位。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之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沟通。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善于和孩子沟通,那青春期的孩子就有和父母交流的习惯,沟通大门敞开无阻。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和孩子和平相处,彼此尊重,即使孩子的想法有偏差,父母也不能厉声斥责。大多数父母想把孩子的个性、兴趣、人格塑造成自己所希冀的,殊不知,在孩子眼里,这是专横和暴虐,。父母的责任不是塑造,而是引导。

    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一样时,父母需要谨言慎行。如果父母因此批评或羞辱孩子,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关闭和父母沟通的大门。父母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平等地思考讨论,彼此赢得信赖,畅所欲言,其乐融融!

    ————— 2017-02-11 —————

    爸比 06:36

    沟通中的信息传达

    沟通中要实现有效沟通,就要有效率和机会,也就是说要有时间保证。

    怎样才能为自己赢得表达的时间呢?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你想说话,却发现机会稍纵即逝,不得不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这就必须运用“买时间”策略。

    什么叫“买时间”策略呢?就是在对方不给我们足够时间说话的时候,先别忙着去埋头想自己要讲什么,而要先去思考---如何才能让别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听?我们先给自己争取到时间,才有机会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例如,面试中,主考官给你一分钟时间,让你展示个人魅力。我们就必须从以下三方面争取时间:制造意外;引发好奇;回应主题。争取对方给我们一定的时间,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路。但要注意两点:首先,这招买时间,还是要长话短说。其次,有胆买时间,就得有底气用好买来的时间,要不会失败的更惨。

    妈咪 06:38

    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成功的要点,在于每个家庭成员之间都认为这是个和全家人有关系的问题。家庭就是全家人有各种互动,解决之道也在于全家人共同参与。这样的方式能够发展家中每个人相互尊重、相互负责、和平相处的责任意识,这是民主家庭的基础。

    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细节,但大框架和总原则不变:每个人都有权力提出问题,都有权力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大家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家庭会议中,父母的地位并不比孩子高。家庭会议做出的决定,将会持续一星期。会议之后就开始执行,本星期内按照会议决定行事。到了下星期,如果发现上星期的解决方法不太理想,则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提醒的一点就是:家庭会议在每个星期的固定时间都要开,而且每个家庭成员都参加,即使有人因事不能参加,但他仍然要遵守家庭会议的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读书日记——元宵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h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