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河北的孙大午咋又摊了官司了?难道就是因为太锋芒毕露愤世嫉俗,还是又说了什么不合时宜的话做出了一些出格事情出来,遭了一些人的忌讳,故意寻出由头打压和抱负?不得而知。反正是又犯事了。
关于知道孙大午还是得于一个朋友送的书,这本书是孙大午的自传,基本写全了他创业的整个历程,还有对农村农业甚至土地法规的深深理解。有些观点确实新颖,言了别人不敢言的话语,而且足够尖锐,譬如说跟派出所强要扣押车辆,和地税局打马拉松官司,不给部门人员送礼,不给合作公司回扣等,和时代有着深深的不和谐。
有着如此独特思维和敏锐眼光,他的成功不非偶然,从养几百只鸡几十头猪的小企业做成了大午集团公司也不奇怪。
同样他那超凡脱俗的语言,见了哪个行业都不低头,常以“刺儿头”的形象出现,遭出百行痛恨也是必然。那他的早晚都要出事的结局也就不很突然了。
说实话我对了这个孙大午还是比较佩服的,毕竟由一个养鸡做饲料的个体户起步,现在坐拥几十亿身价,以大午集团做根本,下边蓬蓬勃勃经营着好多的公司,算得了当代中国农民第一人。
他是说过农村要想发展,必须把土地放开,不给土地好多的框框。为什么非要国家出钱发放补贴把农民绑死在土地上呢?农民的土地为什么非要限制他们种植粮食,甚至果树和其他经济树木都不能栽植,更不能灵活分配经营企业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和建造厂房去深加工呢?
建国之初种粮的土地与现在相比只多不少,人口是只增不减甚至翻了几番,为什么那时的人们食不果腹,现在的人们吃用不尽?还有美国的土地足够辽阔,用于种粮的面积不足我国的几分之一,有些地块甚至让它们沉睡,三年轮种一次,都能满足需求,还能大量出口。
足见粮食种植不在面积而在科技投入,不在广播而在经营。划出固定省份或者固定省份里下限面积,其余的土地腾置出来让他们自由发展,给他们资金上倾斜政策上支持标准上指导,可能更加合理。
土地流转让有管理经验和专业人士去经营,任他们建了庄园成了农场主,农民拿土地入股分红或者坐收高高租金,于农民没有任何损失,还能腾出时间去农场里打工或者附近企业里就业,另外赚取一部分钱财。
这些都是孙大午的观点,想想也并非毫无道理。只是该通过合适渠道反映,或者形成系统材料投递,再经有专家组调查论证,而不是到处口无遮拦地信口开河。
你只是站了一个层面谈经论道,国家还可能有更为战略的考虑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