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讲述自己小说的构思后,对方批评了我的想法,之后讨论了起来,我们其实本质观念还是一样,虽然在表现上有些出入,记录一些感想】
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作品之中能不完全包含作者的某种存在,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创作者的生存环境,时代背景,个人经历都能影响他创作的动机和内容。创作者与他创造的人物之的关系,即便人物不以创作者个人或者作者所处时代的人物为原型或者参考,但人物也会带有他个人的所见或者某些观点在其中。作者不从生活之中吸取营养创作,那样的作品会缺少灵魂。
作品中的人物并不是作者的投射,而是作者为了表达他的想法创作这部作品,让这部作品得以完整的一个部分。但人物片面化,符号化的文章并不能就说是完全糟糕的作品,这得看作者在写文时想达到怎样的目的。
优秀和伟大的作品拥有超越时代的力量,来自作品中人物的精神。时代在变化,但只要人类存在,不管在什么时代,人类都需要生活。如何选择和面对生活,如何将自己与时代的困境之中找到某种解决方式(即使这方式并不存在,放弃寻找或者继续寻找)等等,人物的意愿、精神通过自身的行为表明了的是一种特殊的普遍性,这些是超越人物所处时代和环境的本质。
写作的出发点,或者说是任何创作的出发点,来自创作者心中理解的情感,这种情感炙热,不一定是正面,但它应该是一团火或者光,在创作者心中生长或者毁灭。不是所有的人有能力、有决心和毅力以及处于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将心中的光与火展现出来并让他人能感同身受,这需要许多的勇气、恒心、力量,许多的爱以及某些命运的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