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把上映多时的《少年的你》看了,本是冲着易烊千玺的演技去的,看完却似有千斤压顶,实在压抑得有些喘不过气来,需要聊一聊。
校园欺凌,少年犯罪,近些年屡上热搜,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都无比震惊,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些孩子可以这样暴力残忍。回忆我的少年时代,大家似乎都过得很平静,并没什么暴力事件发生,校外打群架已是极为恶劣,需要开除或记过处分的,无缘无故霸凌一个朝夕相处的同学这样的事情,是从未听说过的。因此当电影以声画影像呈现出这样一个主题时,第一次直面这样的事件时,对心理形成巨大的冲击,那种愤怒、恐惧、无力,久久不能散去。
没有谁的成长是容易的
也许,每一个能平安长大的少年,都要经历一场暴风雨吧。
陈念如此,刘北山如此,自杀的胡小蝶,被杀的魏莱都是如此,甚至连警官郑易都是如此。
被欺凌者经受的身体和精神的摧残,是他们成长路途上的暴风雨,扛过去了也许会有雨过天晴,但伤痛却会伴随多年难愈,扛不过去的,就溺死在这场风雨里了。
欺凌者随意践踏他人的尊严甚至犯罪,看起来居高临下,可最终被杀或者收监的结果,又何尝不是他们人生中的一场暴风雨,当有一天他们终于长成大人,学会了同情,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无知所犯下的罪恶,安知又不会心中不安?
少年之所以是少年,是因为他心智不完全,对社会对人性都认识太浅,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价值观,甚至他们都没有学会同情,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处事方式更接近于动物本性,没有共情,没有换位思考。影片中魏莱在临死之前找陈念,希望求得陈念不报警,在陈念说不想再见到她时,竟天真的以为自己对陈念的伤害就此翻过,居然还可以若无其事说可以和陈念做朋友这样的话,这种无知无觉,令我们成年人惊诧,可对于他们来说,逻辑就是这样——你没有拒绝我,就是接受并且原谅了我,无论我之前做的多过分。

即便是像郑易这样顺利成长的孩子,也一样从不爱睡觉变成爱睡觉,因为不想面对不愿面对的人和事。影片并没有交代他曾经历过什么,然而,每一个从明亮少年变成当代社畜的我们,都懂他这句话的涵义。

没有人告诉少年们该怎么从少年变成大人,于是大家只好摸索着成长,就像闭着眼睛往河里跳,有人遇到沙子石子,也有人遇到鹬蚌珍珠,但终归都要褪一层皮。

校园霸凌的背后
每次发生校园暴力事件时,我们常要追问,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影片也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然而却依然能从中窥见一二。
胡小蝶自杀前,对陈念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她们一直都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什么都不做?眼神里满是绝望。
陈念被魏莱推下楼梯后,周围的同学没有一个人伸手去拉她一把;她去医务室处理伤口,校医也只是叮嘱她伤口不要沾水,没再多过问一句;在最严重的那次欺辱后,她被打的鼻青脸肿,头发被剪得乱七八糟最终不得不剃了个寸头,而第二天在教室里被老师叫到时,老师除了一愣以外,也并没有更多的反应了。
人们的冷漠,让欺凌者有恃无恐肆无忌惮,让被欺凌者孤立无援无处呼救。
欺凌者看似强大,实则不堪,嚣张跋扈的魏莱在最后一次欺辱陈念时,因过于吵闹惹得楼上住户不满扬言要报警后就怂了。对于欺凌者和被欺凌者而言,但凡身边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干预,事情都不会发展到后来的程度。
但是很遗憾,校方、老师、同学,谁都没有站出来保护陈念们。
而影片中少年们的父母,几乎没有一个是合格的。
小北的父亲在他13岁时就跑了,母亲也因为要嫁人嫌他是拖油瓶而抛弃了他,他小小年纪为了生存只能成为社会上的小混混。
陈念的母亲卖三无产品,为躲债东躲西藏,把一个即将高考的女儿独自扔在家里面对债主逼债,而她的爸爸更是从未出现在故事里,想来也是一段失败的婚姻,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当她遭受欺凌时,没有父母给她依靠,她只能懦弱地忍耐,盼望着高考完就结束这一场噩梦。
魏莱的父亲因为女儿复读而一年都不肯跟她说一句话,她死后也只是看了一眼遗体就很快走出太平间,眼中怒其不争多过失去女儿的悲痛,可见平时就是一个苛刻的父亲,而母亲在女儿犯错警察找上门来时,还在辨说自己女儿乖巧单纯并试图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这样的家庭导致魏莱在人前装得听话乖巧,人后却狠辣残暴。
魏莱的两个跟班,罗婷痞气暴力,是因为她有一个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人的父亲,徐渺胆小摇摆,在施暴者中还算有一丝善良尚存,是因为她有一个肯为她下跪向老师求情的母亲。
可以说,这样一场校园霸凌的背后,是这些父母们的失职。
可是父母们的失职又是几句口头谴责教育就能改变的吗?背后又有更为复杂的现实情况,对于父母来说,如果有的选,没有人会愿意离开孩子留他自己独面成长的风雨,就像陈念的母亲,她有她不负责的一面,可她的不负责也是生活重压下的被逼无奈。谁又能说,如今失职的父母们,曾经不是明亮少年呢?都是生活改变了他们罢了。

冷漠和失职让暴力在校园中横行,可又远远不止这些。人性、社会环境,监管机制,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一个宏大的议题,想要解决好这个在全球性难题,恐怕需要更多力量的参与介入。
我只是希望,像电影里这样的孩子,在现实中能少一点,再少一点,让校园能够重归宁静。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