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个案例故事:
以回避型和安全型互动为例
安全感在心理学对应依恋类型。不安全依恋有三种,焦虑型、回避型、害怕型
安全依恋有一种:安全型
不同的依恋类型,在情绪管理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男生:小勇,回避型
女生:小美,安全型
小美在家里做饭,等着小勇下班回家。看看天色已晚,小勇也该回家了!
“今天是周五,说好了早点回家的,怎么还不见人呢?”小美心里想着。
“叮咚”,小美手机收到一条微信:“我不回家吃饭了,加班!”
“这家伙,现在才跟我说不回家,干什么不早说!饭都做好了,菜也做多了。还做了汤,可是虫草汤啊!虫草可是5万块一斤的。做了两个人的分量!等他回来,一定要让他把汤给喝了,否则就浪费了。”
虽然有点不高兴,但是小美还是回复:“早点回家,给你留了虫草汤!”
小美一边吃饭,一边想着,“也许是项目比较急吧,最近老是要加班,做程序员就这样吧!为了赶进度,已经习惯了996的工作节奏。可是,不加班又怎么样呢?收入可能会少哦!现在物价这么高,我自己的工资又不高,每个月到手才5000多一点,只够日常餐饮、物业水电开支,还要还房贷、车贷,这两个贷款每个月得1.5万了。小勇月收入3万多,这样家庭收入能够持平。
小勇收到微信,回复“好”后,就把手机放一边了。工作的时候,尽量保持思维的连续性,不要看手机、玩游戏等等。这是小勇多年的习惯。早在读大学期间,小勇不玩游戏,也不谈恋爱。在小勇看来, 把时间花在情感上,还不如去图书馆看书。
小勇并不喜欢沉浸在男女的情感关系中,“每天腻歪在一起,不累吗?”小勇经常鄙视地批判舍友,全宿舍4个男生,其他三个都有女朋友,小勇一直是单身,独来独往。
终于到下班时间,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是9点半了,打车回家。家里新买的车,给小美开。
晚上回到家,已经是10点多了。开门进屋,看到小美在敷面膜,小美指着餐桌上的一碗汤,又指一指微波炉。大概的意思是“汤用微波炉加热!”
小勇理解了,按照小美指示着办。
拿起碗,打开微波炉,放进去碗,定时1分钟,拿出来碗,喝掉汤,放下碗。然后坐在餐桌旁边的椅子上,发了一会呆。
“我去洗澡了?!”小勇没有对汤的味道进行评价,好像自己喝的不是汤,而是白开水。
“嗯!”敷面膜的小美答了一个字。据说敷面膜的时候不能说话,也不能做表情,否则皱纹会增加。
小勇从浴室出来到卧室里,小美坐在卧室的梳妆台前,正在欣赏自己敷面膜后白嫩的脸。
“好看吗?”小美对着镜子,事实上是在对小勇说。
“嗯,好看!”
“回答的一点都没有诚意!”小美嘟着嘴巴。
“很好看!”小勇仍然面无表情,回答只是多了一个字“很”!
拿着手机,躺下了。
小美一把抢过他的手机,嘻笑着说:“老娘今天必须让你说真心话,哪里好看,好看在哪里?”
小勇刚想发火,但压住了,他知道发脾气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的。如果自己发脾气,小美会更大脾气,然后两个人要冷战很久。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又是道歉又是买礼物。
“好吧,皮肤白里透红!”回答的仍然不走心。
小美把手机扔到床上,说:“看你加班辛苦,饶了你!睡觉!”
小勇感觉自己刚刚经历过一场考试、一次面试,放松下来,不自觉叹了一口气!
躺在床上,小勇心里想:“是不是不爱小美了?自己怎么有点冷淡了呢?”
心理学依恋理论的解释
安全型依恋的人们能够通过重新评价情境,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解读事件,维持乐观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情绪对自身的干扰,能够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Canary, Cupach, &Messman, 1995) 。小美知道小勇不回家吃饭,能够重新评价事件的影响,不会陷入负面情绪。
小勇为什么那么冷淡呢?回避型依恋的人们在情绪调节中经常使用抑制激活的策略,压抑痛苦和沮丧的感觉,抑制情绪带来的外在表达,偏好使用表达抑制策略(Mikulincer & Shaver, 2007)。这种抑制激活的防御策略,能够帮助其处理日常情绪事件 (Wegner,Gold,1995)。但小美强迫小勇做出回答的时候,抑制策略已经失效,小勇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情绪:愤怒。如果小美继续逼迫,小勇可能会暴露情绪。因为回避型依恋的人们面对严重而持久的压力刺激的时候,抑制策略就会失效,反而会增强情绪的生理反应。换句话说,回避型依恋的人们采用的抑制策略是低效的、不完全的(Gillath et al.,2005)。
依恋类型与情绪调节的神经科学证据
胼胝体下扣带皮层(subcallosal cingulate cortex, SCC)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R)有关。实验中,实验人员先让人们仔细考虑消极情景,比如伴侣分手或死亡,然后要求人们抑制这些消极情境所产生的情绪(采用反应关注情绪调节策略),结果发现依恋回避和SCC激活存在正相关, 低依恋回避的被试在抑制阶段也显示出 SCC 的抑制, 而高依恋回避的被试则有着相对较高的 SCC 激活。先行关注情绪调节和OFC(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有关。研究发现,低依恋焦虑的人们采用自动情绪调节的时候激活OFC(Gillathet al ,2005)
第一部分: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也不是很玄乎的事情,每天都会发生。
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和人际沟通协调的需要,个人对情绪内在心理过程和外部行为所采取的监控和调节。关于情绪调节,一定会提起Gross(2002)年所提出的情绪调节的经典过程模型。该模型将情绪调节视为一个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它贯穿于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
两种情绪调节策略
主要分为两大类:先行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AER)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RER)策略。
什么是先行关注情绪调节?
先来学习一下Gross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Gross认为情绪调节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 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 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调节,如下图
图:Gross情绪调节过程模型
依据 Gross 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 在情绪发生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情绪调节, 分为5步骤
A. 情景选择(situation selection)
B. 情景修正 (situation modification)
C. 注意分配(attentional deployment )
D. 认知改变(cognitive change)
E. 反应调整(response modulation)
由于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因此属于先行关注情绪调节。
什么是反应关注情绪调节?
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
举一些例子
情景选择:
实例:在办公室里面,迈克不喜欢同事薇薇安,觉得小丽说话不符合情境,在办公室里说话不分场合大声喧哗。于是迈克尽量避开薇薇安。
概念:个人主动地靠近或回避某个人、事件及场合以调节自我情绪。通过这些策略来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或者实现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这种策略,也经常发生在社交焦虑、广场恐惧症、惊恐发作等心理疾病患者。
情景修正:
实例:
小明参加演讲比赛,上台前觉得很紧张。为了能够让自己表现自然一些,小明给自己鼓劲,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次模拟,并不是真正的演讲,即使失败也没关系。”
概念:直接应对问题,而不回避问题,通过改变情境(而情境是可以自定义设置)来实现个人对情绪事件的控制。
注意分配:
实例:小明初二下学期的期末考的成绩不理想,回到家之后,妈妈问小明:“成绩单呢?考得怎么样?”
“拿回来了,妈妈,我等会给你!”
然后小明回自己房间,可是小明仍然还是会想着自己成绩不理想。怎么办呢?小明拿出自己的成绩单,评估了一下成绩,发现自己有进步也有退步,数学、英语成绩进步了,但是历史、政治退步了。主要是自己没有时间去背那些历史和政治的知识点,自己不喜欢嘛!“反正以后也会选理科,不需要考这些。英语、数学是一定要考的,幸好自己这两科提高了。”小明心里想,然后知道和妈妈怎么说这次的考试成绩了。
概念:关注于情景中某一或某一些方面。动员自己的意识去努力使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话题、动作、任务上,让注意力离开原来话题或任务。
认知改变:
实例:小明排队买汉堡套餐,后面有人踩了一下小明的脚后跟。小明有点生气,转过身低头一看,是一个5、6岁的小女孩,她不小心踩了一下。小明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概念:选择对诱发情绪事件的解释,关于对诱发情绪事件的个人解释对于情绪发生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会产生强大的影响。认知改变不仅可以用来减少情绪,还可以增大情绪反应,也可以用来改变情绪的性质。比如,转悲为愤怒,考试不及格,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想到可能是老师故意给自己打了低分,小明非常愤怒。
或者转悲为喜,考试不及格,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想到可能和自己心爱的女神一起补考,小明有点开心。
反应调整:
实例:小明在买电影票,卖票的服务员没好气地告诉他:“没有票了,要么等下一场,要么明天再来。”小明有点生气、有点失望,但压抑住情绪,也不多说一句话,就走了。
概念:当情绪已经被激活后,个人能够动员意识去对可能的情绪反应,比如心理体验、行为表达、生理反应进行调整,主要表现为降低情绪反应的行为表达。
第二部分 常用情绪调节策略
情绪发生、发展变化非常快,有时候在零点几秒钟已经完成情绪调节。甚至有时候不自知地采用了情绪调节策略。那么人们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是什么呢?
来看一个案例:
小明和美亚来到咨询室,小明说:“你每次都不等我回家就自己吃饭了,等我回家,饭菜都凉了。还要我自己加热,我都不愿意回家吃饭了。”
“谁叫你不早说的,每次都要我问,‘回不回家吃饭啊?’问多了,你又烦,不问,你又抱怨,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回家吃饭。做多一点,不吃就倒掉。哼!”美亚也非常生气。
小明刚想说什么,然后把要说的话,硬生生吞到肚子里。
请问,小明是采用了什么情绪调节策略?
答案是:表达抑制。
再来看一个案例:
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美亚还没有回家,小明有点担心了。听说最近小区旁边治安不太好,美亚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吧?
想着、想着,小明有点坐立不安,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时不时还望着窗外,希望能够看到美亚的身影。
“不行,还是得去小区外面等着!”小明拿定主意,穿好衣服准备出门。走到玄关拿房门钥匙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车钥匙被美亚拿走了。想起来,美亚是开车出去的。
小明转念想:“最近治安问题好像都是摩托车飞车党抢独行女生的包包,开车应该没问题的吧!”
小明又回到客体,脱下衣服,坐在沙发上等。过了一会,听到开门的声音,美亚回来了。
小明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请问:小明是采用了什么情绪调节策略?
答案是:认知重评。
在情绪发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的策略: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
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称为表达抑制,通俗来说,压抑情绪的发生。想象一个开水壶里面沸腾的水,水蒸气冲着壶盖,而壶盖压住水蒸气。情绪好比水蒸气,壶盖好比表达抑制。表达抑制需要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来抑制自己情绪的行为。除了压抑负面情绪,有时候积极情绪也需要压抑。比如,上班的时候,打开彩票网站,发现自己中大奖了—500万。这时候得压抑狂喜的情绪。
个人通过启动意识,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看法,以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
看一个案例:
回家后看到自己养的宠物小狗在阳台拉屎了,再认真看看狗屎,稀巴烂,小狗最近肚子不舒服,肯定是憋不住了。小明赶紧找消毒纸巾、消毒液处理粪便。小明并没有生气,而是对小狗有点担心。
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
虽然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都能够进行情绪管理,但是,认知重评优于表达抑制。
Gross认为通过认知重评调节情绪,会改变整个情绪反应的轨迹,降低情绪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而表达抑制会降低情绪表达行为,但不会降低情绪的心理体验,甚至还会由于抑制情绪行为表达而增强情绪的生理反应。对于厌恶情绪,表达抑制(suppression)降低了厌恶情绪的行为表达,但增强了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对厌恶体验没有明显的影响;认知重评(reappraisal)降低了厌恶情绪的行为表达,降低了厌恶的体验,但对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没有明显影响。实验证明,对厌恶情绪抑制,但是对厌恶情绪的体验还存在(Gross,1998)。
抑制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体验还在吗?
抑制积极情绪(如快乐、自豪等)的行为表达会对积极情绪体验产生显著影响,即抑制积极情绪的行为表达,导致个人积极情绪体验降低,甚至消失(Gross,1997)。
举例
小明工作3年了,业绩在公司同岗位排名第一,最近被提拔为部门主管。虽然小明很开心,但是在上班的时候不敢表现出来。下班后,小明回家也只有一个人,小明也没有向其他人分享职业成功的习惯,觉得自己应该低调一些,不要骄傲。过了一段时间,晋升的喜悦慢慢消退。
参考文献
1. Canary, D. J., Cupach, W. R., & Messman, S. (1995). Relationship conflict:Conflict in parent-child, friendship,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Vol.10): Sage Publications.
2. Gross J J. The emerging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tegrative review.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8, 2: 271~299
3. Gross J J, Levenson R W. Hiding feelings: The acute effects of inhibi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97, 106: 95~103
4. Gross JJ. 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J]Psychophysiology, 2002,39:281- 291
5. Gillath, O., Bunge, S. A., Shaver, P. R., Wendelken, C., &Mikulincer, M. (2005).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and ability to suppress negative thoughts: Exploring the neural correlates.NeuroImage, 28, 835–847
6. Mikulincer, M., Shaver, P. R., & Pereg, D. (2003). Attachment theory and affect regulation: The dynamics, development,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attachment-related strategies.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7, 77-102.
7. Gillath, O., Bunge, S. A., Shaver, P. R., Wendelken, C., & Mikulincer, M. (2005). Attachment-style differences in the ability to suppress negative thoughts: Exploring the neural correlates. Neuroimage, 28, 835-847.
8. Wegner, D. M., & Gold, D. B. (1995). Fanning old flames: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effects of suppressing thoughts of a pas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8, 782-792.
文:吴翔
心理套娃发明人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直播、录播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路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
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
心理咨询,请在壹心理咨询页面,搜索“吴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