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鸭窠围的夜》

读《鸭窠围的夜》

作者: 舒欣2568 | 来源:发表于2020-11-10 21:04 被阅读0次

2020.11.10 day312

先了解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后,再来看沈先生的文章,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同样的文章,字里行间所能读到的意思更深了,能够体会到作者的用情之处。

一个人心中有爱,眼中看到的都是美景,心灵感应到的都是美好。沈先生心里装满了对张兆和的爱,虽然只身在回家的中途中,但一路上并不感到孤独,用细腻的心灵去解读一路上看到的家乡的一景一物,用写情书的方式把家乡的点点滴滴与张兆和分享,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柔和豁达。

一个人的回乡路,从桃源县沿河而上的第五个夜晚,在漆黑一片的河面上,沈先生看到的都是温馨和美好,文字镜头转换于生活在船上和生活在岸上的乡亲的生活日常,那半山上的吊脚楼变得惹眼惊奇,那河面上星星点点的油灯,在沈先生心里把这河面的昏暗衬托得通透明亮,灯火通明。让读者看到了乡亲们生活的琐碎,各种生活的画面触动心灵。

沈先生写到:“黑夜占领了全个河面,还可以看到木筏上的火光…我仿佛触着了这个世界上一点东西,看明白了这世界上一点东西,心里软和得很。”心中有爱,有对爱人的思念,一路眼中所及的生活场景都能勾起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既便是在黑夜,也觉得心里敞亮,温馨柔美。

沈先生对乡亲们一视同仁,无论是河面上上岸吃“荤烟”的人还是上岸烤烤火的人一样看待,在沈先生的心中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娱乐方式都是能理解的,他没有鄙视,没有责备,只是用朴实语言,细腻的文笔去描述着那个时代百姓生活的日常,把每个细节都呈现给读者,也体现了沈先生是多么的接地气。

“大老你记着,船下行时又来。”“好,我来的,我记着的。”“你见了顺顺就说:会呢,完了;孩子大牛呢,脚膝骨好了。细粉带三斤,冰糖或片糖带三斤。”“记得到,记得到,大娘你放心,我见了顺顺大爷就说:会呢,完了。大牛呢,好了。细粉来三斤,冰糖来三斤。”“杨氏,杨氏,一共四吊七,莫错账!”“是的,放心呵,你说四吊七就四吊七,年三十夜莫会要你多的!你自己记着就是了!

欲望与肉体的放纵之后也回归生活,夹杂着生活中的烟火气息,这就是生活,那个特定时间长河里的生活,是沈先生平和心态看到和理解的生活。

沈先生通过家乡沿河途中的各种环境描写、还原生活场景,对生活以及生与死的理解全都渗透在整篇散文之中,抒发心曲,把鸭窠围孤独、沉静的夜融入在生动自然的生活气息之中,让人身临其境,唯美了自然和生活。

终于在砍柴老师的引领中感受到了沈先生细腻与不凡。

相关文章

  • 读《鸭窠围的夜》

    2020.11.10 day312 先了解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故事后,再来看沈先生的文章,确实有不一样的感觉,同样...

  • 赏《湘行散记》之《鸭窠围的夜》

    鸭窠围是沅水流域的一个地方,本文写的是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一夜之间的见闻和思绪。像鸭窠围吊脚楼的建筑奇观一...

  • 湘行散记

    论《湘行散记》之中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那就非《鸭窠围的夜》莫属了!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散文代表作。《...

  • 鸭窠围的夜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写的一部散文集,里面的一篇文章《鸭窠围的夜》,鸭窠围是一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吊脚楼高高矗立...

  • 鸭窠围的夜

    鸭窠围的夜 文章记写了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 写...

  • 读《鸭窠围的夜》有感

    这是作者从桃源县沿河而上的第五个夜晚了。 下雪了,这是作者乘船的第一次雪。作者在描写天气寒冷...

  • 读《鸭窠围的夜》有感

    在《湘行散记》中有一个名篇,名叫做《鸭窠围的夜》。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是,沈从文回乡看望病重的母亲的路上的所见所闻。表...

  • 湘行散记(一)

    论《湘行散记》中最动人的文章,那非《鸭窠围的夜》莫属了! 《鸭窠围的夜》通过对水手和吊脚楼里妓女的描写,体现了...

  • 湘行散记二 札记🌾

    《相行散记》这一本书,印象很深刻的几章是《鸭窠围的夜》 《鸭窠围的夜》的时间在寒冬的季节,沈从文乘的小船停...

  • 《鸭窠围的夜》札记

    时间定格在寒冬时节,沈从文的小船停在鸭窠围。鸭窠围是个深潭,两山翠色逼人,吊脚楼高高伫立在两岸,一起所见所闻让他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鸭窠围的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qs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