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每到这个季节,都是父亲最忙活的时候。
前些日子,疫情严重,父亲被困在家中出不去门。闲来无事,就整理去年秋天留好的一包包种子,那些种子,都是有名有姓的,名字被他认认真真地写在纸包上,芸豆、豆角、丝瓜、南瓜、扁豆、菠菜、白菜、香菜、冬瓜……有的还写着日期,用以区别种子的新旧。
他一颗颗地挑选,选出那些饱满的籽粒,然后再分门别类地包入新的纸包,有的则放入清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后,种在阳台的花盆里育苗。
母亲看他忙活,就劝他,“着什么急呢!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门呢?”
“先准备着,免得误了农时!”父亲说。
三月中旬,小区刚刚全面解封,他就迫不及待地骑了电动车直奔他的菜园子。
天气乍暖还寒,被冷落了一冬的菜畦,却早已经生机勃勃了!他给菜园子透透地浇了一遍水,然后带回了几棵绿油油的菠菜和香菜!
春天的风看着柔,东西却干得很快。不过两三天,浇透的白地(什么也没有种的地)就干得差不多,可以翻地了。
父亲用铁锨将地头上沤了一冬的有机肥均匀地撒进地里,然后一锨接一锨地翻下去,肥料就这样被翻到地里,有底肥的土地,不容易烧根,而且就和有底气的人一样,有后劲儿。
翻完地,再用耙子把土块敲碎、耙平,一条条菜畦在阳光下就成了一张张舒适的土床。喝饱水后的豆角、黄瓜种子,会被直接种到土床里;而像丝瓜之类的有硬壳的种子,则还要被裹在浸湿的布巾里呆几天,直到它们生出白嫩的芽来,才会被种下去;花盆里育的西红柿、辣椒、茄子的苗子已经长得有几寸高了,父亲说,等它们长得再壮实些,也能栽到地里去了。
至于,先种什么,后种什么,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育苗,虽然有节气管着,但气温更是关键。“过了寒食甭欢喜,还有十天冷天气”,所以,这段时间,父亲总是异常关注天气预报。有时候,为了保险起见,刚播下去的种子还要覆上一层地膜。
疫情无情,袭卷了全世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历史的车轮无情地碾压成尘。父亲天天关注新闻,这些日子,他和母亲一边种菜一边经常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那是他们曾经亲身经历过的苦难。
父亲一边侍弄刚刚冒出头来的芽苗一边说,人活一辈子,哪能遇不到事呢!只要地里能长出东西来,什么事都不叫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