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起起落落,磕磕绊绊,有时代洪流带来的感伤,也有个人际遇带来的悲哀。生于其中,我们不过是尘世的一颗浮粒,被牵引、被舞动……
汪曾祺生于1920年,逝于1997年,经历了新旧时代的巨变,也经历过政治的洗礼,但他却不改其乐,从最朴素的生活里寻找最温暖的元素,用文字既抚慰自己的心灵,又为大众带来洁净的精神,于烟熏火燎的烟火里提取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深情。
他的散文,既有诗意,又像唠嗑,他的文字极具亲和力,与下里巴人浑然一片,又不缺简意里的阳春白雪。
一个认真生活过的老头儿,既不对生活有过多追求,又能深入生活的深处,安然享受当下的一切,不论富足或贫苦,不论劳作或清闲。
今读读者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人间烟火,最抚人心》,开篇就被吸引了。在第7页《〈晚饭花集〉自序》中写到晚饭花的叶子之多,先生说道
就算是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取得养分,也用不着生出这样多的叶子呀,这真是一种毫无节制的浪费!
看到这里,真是忍俊不住,没想到先生还有这么顽皮,能对一位不懂人语的草花说出这般俏皮的话。
我想晚饭花听了,定是要满不在乎地回一句:“要你管!”然后自顾自的长出更多浓绿的叶子,让老先生气上一气。
但我也知道,老先生是决计不会气的,只不过是独自一个人时,自找乐子罢了。
这本书的第一个部分是【读一本好书】,这一章里收集了好多序,其中一篇是推荐徐卓人的小说集《你先去彼岸》的文章,末尾有这样一句:
我很愿意负责地向读者推荐这本小说,推荐这个很有才华的女作家。请相信一个从事写作半个世纪,今年已经七十二岁的老人的诚意。――22页
这算是什么话?既不说这书如何如何好,又不说这书如何如何有用,直接说“请相信一个从事写作半个世纪,今年已经七十二岁的老人的诚意”,这算是拉下身家性命,为作者写推荐序了,以七十二岁之高龄,就不怕翻船吗?
这就是老头的可爱了。既认为好,就赌上一切,说上几句真心话。
然先生的点评,也不全是死荐,时不时浮现几句立意深远,又不着痕迹的话,如在18页冷不丁就出现了这样一句:
作者毫不着力,无意感人。于是感人至深。
“毫不着力”“无意感人”,于是“感人至深”,这是一种最不着痕迹的写作技巧,它属于自然的真情流露。顶级作家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李白、鲁迅诸君,名篇好像信手拈来,毫无打造痕迹,却是最能切入读者内心。
老先生的文章,文字干净而传神,质朴而简白,时而诙谐,时而严肃,比如这句:
我希望我的读者,特别是我的家乡人不要考证我的小说哪一篇写的是谁。如果这样索起隐来,我就会有吃不完的官司的。――25页
哎呀呀,先生简直是不要太幽默,但细究起来,却真是个严肃的问题呢。如琼瑶写紫薇,不是有格格跳出来指责吗?
可幸,老先生可爱,没有人真正这样去针对老先生起诉,大不了就是追根溯源寻个读书的乐趣罢了。
人老了老了,对儿时的记忆越发清晰起来,也越发怀念起来,75页《菌小谱》中写道:
或者不如说自我长大后没有吃过这样好吃的萝卜。小时候吃的东西都是最好的。――75页
后来我到天津吃过青萝卜,觉得淮安青萝卜比天津的好。大抵一种东西第一回吃,总是最好的。――77页
人的记忆与视觉、味觉、触觉各种感官是分不开的。一个老人走过天南海北,吃过万千美食,唯记得儿时最初的体验,正是赤子之心永不失真味。
有人走着走着,被人生的失意纠缠,往往被自己网住,有人走着走着,一路见过无数风光,唯弄丢了自己,而先生,自始至终都是那一颗澄明的心,不疾不徐,迎接生活的风浪,熬自己的心酒,必要时,斟下一杯酒,与你共饮。
人间烟火,最抚人心,让我们干下这杯心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