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秋叶大叔认了一个大型的错。
为啥是大型的呢?
因为他发了一整篇的推送来认错,目测起码有两千字。
起因很简单,据大叔本人说,是他在某大学演讲时,因为超时了有点着急,所以演讲风格过于粗暴,以至于伤害了一位,也有可能是一群学生的心。
学生当然很受伤啊,给大叔发了很长的文字来谴责他。
从学生和大叔的行文中,我似乎已经脑补到了那个简单粗暴的大叔,他操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他会经常用类似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说一些普通人不一定说的出口的大实话。
嗯,是的,他说话的确会挺扎人的。
有些人被扎到了,自灌两吨鸡血,拼博去了。
有些人被扎到了,自爆两条血槽,崩溃去了。
都有,我们都见过。知识型IP训练营还有大把焦虑的人呢。
不过,大叔说,人家说得对,无论我的初衷是什么,我伤害到了别人,这肯定不对,得认错。
2
可惜吃瓜群众不这么认为。
比如,前天大叔文章的留言区,就闹得鸡飞狗跳的,基本上清一色一水儿的都是开骂的。
群众竟然真的这么齐心协力的觉得大叔不好么?
其实未必。我知道,大叔是故意的,他专门挑了骂的留言来精选。
群众们骂的思路也差不多。
你其实内心不情愿道歉。
你其实在辩解。
你最近有点膨胀。
你其实没觉得你有错。
你没有顾及他人感受。
我也很反感你的盛气凌人。
你很自负,不为别人考虑。
……
我瞬间脑补了梅长苏,他悠悠的放下茶杯,淡淡的说……
哦,原来,您今天,是来诛心的。
3
我懒得为大叔辩解些什么,况且这些也真的影响不了他什么。
只是想说,如果我们把一件事的关注点,单纯只放在对与错上面,到底有什么用呢?
是对我们的人生有指导作用?
是对我们未来面临相应状况时有参考作用?
是对我们在指责他人的时候提供素材?
是对我们在证明自己的口才和逻辑的时候有绝对帮助?
嗯……是什么呢?
4
在韩寒的电影作品《后会无期》中有一句台词: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很不幸,这是对的。
小时候,我们的生活相对简单,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题目,由老师们来判对错。
成年后,我们依然习惯着,并且希望着这种会被判一个对错的日子和生活,靠着这样强烈的是非感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问题是,这个对错,要由谁来判?
企业里评判该哪个员工升迁,最终结果出来,你可能觉得不公平。
赛事中评判该哪种情况下罚点球,最终裁判出来,你可以觉得不服气。
那么,由谁来做这个评判,你觉得,会靠谱呢?
只有自己,对错,都是主观的。
5
我们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经历经验,自己的三观,去衡量一件事情所谓的“对错”。
同时,我们也会基于以上这些考量,去选择自己的语言和行为。
就像在大叔的世界,他也许没觉得(至少是当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在那个(那群)学生的眼中,在某些吃瓜群众眼中,已然十恶不赦。
如果大叔是对的,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
如果大叔是错的,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
6
我曾经写过很多的文章来讨论关于学习的事情,曾经有提到过,我会记住很多的碎片信息,把它们作为“素材”。
等到有相应的知识点、技能技巧的学习出现的时候,我可以快速的把这些知识点归类,然后,补充我的“知识树”。
甚至,我所补充上去的知识点,早已不是我学来的时候的样子。
我为这些知识点找到了新的用法,新的适用范围,做了变形。
我们一直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
但你知道,“别人的失败”,也是我们自己的“成功之母”吗?
7
成年人的世界里,请不要奢求有裁判。
在很多争执发生的时候,我会执著于“对错”,但其实,把关注点放在事情本身的“解决”上的时候,争执会少很多。
毕竟事情进行下去,更有意义。
在职场上,我们觉得自己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资源分配不“公平”,但其实,把关注点放在自身的“成长”的时候,眼界会宽很多。
毕竟自己成长的足够强大的话,哪怕一个地方的资源分配“不公平”,也会有别的资源自动来找你。
在面对家人朋友时,我们会纠结于对方不“认”你的说法,但其实,在对方的角度,TA也很头疼你为何不相信TA。
毕竟,哪怕是同一个月亮,我们看到的也还是不一样。
如果你只是简单的想要一个对错。
嗯……对对对,你说的都对,我算你年轻永葆青春好不好……
8
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在相应的场合、面对相应的人的时候,【合适】或者【不合适】。
就像我们一直强调的沟通三要素一样,我们需要关注不同的【对象】,需要衡量不同的【目标】,然后,才能选择对应的【观点】。
忘记对是非的简单评判吧,去关注一件事情的本身的原因、始末、涉及到的人、事情进展的走向,对我们来讲意义更大。
最后,我主观补一句。
我本人,喜欢大叔简单粗暴的风格,我内心足够强大,抗得住这些高压。
有时候,在沟通之前,自己的准备功课没有做足,对沟通结果的期望值没有做好预期,其实,也怨不得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