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长邱勇推荐《瓦尔登湖》的深层意义,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那种情商、智商“双高”,懂得表演和配合,善于利用体制来达到个人目的的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最了解世俗生活的套路、又能把套路运用到极致的那么一群人。
这种人很容易获得成功,但这样的成功人士越多,公共生活就会越发败坏,因为“套路”会碾压一切独立思考,瓦解所有本真的精神追求。最终,大家都变成了“套中人”,变成了庸常之恶的参与者。
这样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是不屑去做的,再成功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也不会羡慕、不会佩服的。
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绝大部分人、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还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或者说,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包括我自己。
经济学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人是自利的。
马克思也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
我认为,承认自己是利己主义者并不丢脸,只不过我们不要去努力做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罢了。
《瓦尔登湖》是奉献给“苟且”的颂歌,只要你的精神足够丰盈,一箪食、一瓢饮就能让人得到满足,又何必去苦心钻研“套路”呢?
我们不应该、也不必通过苦心钻研“套路”,来获得物质上的成功。
但是,现在也不是“一箪食、一瓢饮就能让人得到满足”的时代。
你父母生病了,靠“一箪食、一瓢饮”是治不好的。
你孩子要上好一些的幼儿园、小学、中学,你只有“一箪食、一瓢饮”,是进不去的。
你孩子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出国留学,那更是“一箪食、一瓢饮”做不成的。
虽然,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但是,子还曰过:邦有道,贫且穷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我认为,现在的“邦”是有道的,如果我还贫且穷,是可耻的。
需要“知耻而后勇”,努力去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