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全面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第六章《不想错过敏感期,家长要这

学习《全面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第六章《不想错过敏感期,家长要这

作者: 2019那些日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5-18 23:01 被阅读0次

    内容梳理:跟着老师的节奏梳理了小标题。之前我已经完整读过内容。

    1.细心观察,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因人而异。教育的魅力也在于此。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并记录下来,内容包括:典型事件、与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情绪……把这些进行分析,首先时认可孩子这样做时有道理的,这样家长就不会否认孩子很多行为,再者,家长这样做,能够探索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

    【自我感悟:我的孩子今年21岁了,我25岁就生了他,完全还没成熟的小女孩,当了妈妈,很多不合格的地方,很多愧疚,很多错过……如果做父母的多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就会少很多后悔。学了心理学之后,感到自己的变化是非常理性了,有情绪的时候,能够冷静下来,让理性主宰。特别是借助心理学强大的工具,理解世界、理解他人,理解自己,这样就能宽容很多、接纳很多。我还有潜意识的部分,白天被意识压制了,梦里常会出现,心理学也帮我解梦,很有趣,同时对自己的认知也更清晰了。虽然说“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幸运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但是我认为,每个人的童年也许是自己无法决定的,但是人还有长长的一生,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合理归因,正视我们的有限性,去尝试无限的可能,让我尝到了学习和成长的甜头。】

    2.不打不骂,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

    孩子的一些行为家长不理解,可以存疑,但不要妄加评论。这里,我感觉要注意安全规则。在规则前提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没有规则,那不叫自由,那叫自我中心,叫散漫。孩子的成长就是自由与纪律的平衡。

    尊重,对于大人来说很难做到,因为大人往往定义孩子是有缺陷的大人,是未成熟的大人,因此往往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心态上已然这样定义孩子,因此,很少能以平等的态度,充分尊重孩子,反而总是以一己之见,粗暴干涉。还有的家长打骂孩子,是对自尊的践踏。想想自己小时候被老师骂,带来深深的耻辱感和愤怒,被家长打,更是意味着你的肉体是不重要的,你是可以被消灭的。孩子的愤怒被压抑了,将来总要找个出口发泄。由此可见,幼小的心灵需要被呵护,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如果家长心中树立了尊重孩子的观念,一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就可以及时停止,止损。

    3.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感受到爱。

    爱能促进智力发展,能提高三商,骂则相反。可是大多数家长的内在小孩还没有被关爱、被滋养,因此,很难接纳孩子的情绪,很容易对孩子道德绑架。如果家长懂得,情绪背后是有一些东西的,这样家长就会耐心,就会探究,就不会直接否定,让孩子的情绪无处安放;另外,家长自己成为控制情绪的高手,对孩子也是率先垂范的作用。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办法是要用正确、温和的方法去传递。中国人不善于表达,又爱用相反的话语和行为表达爱,其实,小孩子是听不出来的,既然是善意,何不用善行来表达呢?

    4.适时协助而不干预,耐心等待孩子度过敏感期。

    这里,王老师说,似乎这样的说法是将敏感期定义为不好的,其实,人生每个阶段都是好的,就看你如何对待何利用,我一直认为,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让他触摸,找到安全感,不断探索,自己感受拥有掌控世界的能力,会让他获得力量感。

    5.提供环境刺激,为敏感期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前渗透,做好准备。舒适区何恐惧区之间是最近发展区,孩子的学习可以秉持高难度原则,不要一味的降低难度,认为只要降低了,孩子就会了。殊不知,越高难度的挑战,带来的成功,会又更高层次的喜悦和成就感。高难度原则,也是根据孩子身心的发展规律确定的。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说,学习不是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因为,婴儿一生下来,就学会认识人,逐渐学会说话,发现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并学会用语言描述。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小学前。所以,幼儿的学习难度可见一斑,但是,婴幼儿都学会了,这是一种最自然的学习。大人也提供了最好的环境。上了学,一切都不同了,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力和学习热情。

    老师还提到,初中时在乎人际关系,在乎他人评价,独立性的养成,具备情绪调控能力……如果没有发展好,那么,一生都会去弥补。高中是自我意识的发展期,对世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建立自己的三观,影响孩子的未来。很多孩子读了很多书,反而陷入偏执,强迫性思维,自己妄想对世界又掌控感,这里我感到是孩子们缺乏实践和行动,如果区行动,就会尝试失败,就会纠偏,不能一味的先在书籍的世界,还是要回到现实,走进现实生活,这样,两者结合,才能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6.用心感受孩子的需求:教育的核心是满足对方合理需求(动力、情绪)的过程。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得不到成就,那么就会沮丧,沮丧的情绪造成动力下降,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去找能够又自我成就感的方向,并为之努力。记得《56号教室的奇迹》中,一个孩子如果从学习中感到自己被否定,那就要找出其他他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这样又会反过来促进他的学习。阿德勒《自卑与超越》中也提到,人生而弱小,都有自卑感,如果采用正确的方式实现超越,就是人生的追求。有的孩子用捣乱来吸引眼球也是为了克服自卑感,有的人却采用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来获得超越。自卑,也可以说是人的有限性。正因为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却去无限的努力,才是人的高贵和尊严所在。

    用心感受孩子的需求,需要理解,共情:“一个人在黑暗的深井里,你不是去拉他一把,而是,跳下去,和他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共情。

    7.不要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现在的孩子物质极大丰富,最缺的就是自由。家长采用强硬的、隐性的、柔弱的,都是用爱来控制孩子。因此,很多孩子没有自己说了算的权力,导致孩子自己无法决策,诞生了一大批巨婴。现在,你控制孩子,孩子将来就会被他人所控制,比如权威,比如配偶。北大自杀的女生,被男友控制,这里面难道没有家庭教育的因素吗?在家里,她一定被家长所控制,导致后来被男友控制。因此,“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父母之爱使指向分离”。人从母体离开,就是一种分离,但是人又依恋,又寻求安全感,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两只豪猪的关系,就是寻求分离与依恋的平衡。王老师曾经说过,心理问题就是关系失衡。这个关系我理解是人和世界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在分离与依恋中,平衡把握,失衡了就有问题了。

    8.允许孩子申辩,给他讨回公道的机会。

    孩子被压抑,易产生愤怒,还会影响语言的发展;还容易心理问题躯体化,孩子易发烧、头疼;不能勇敢额表达自己。

    【自我感悟:我疲倦的时候容易头痛。有个亲戚,考试前就发烧,还有人因为焦虑引起呼吸不畅,都是心理问题躯体化的表现。如果大人知道这个道理,和孩子平等对话,就会减少很多这样的情况。】

    2020.5.18  23:0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全面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第六章《不想错过敏感期,家长要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eym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