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她姓什么,真正的名字是什么?村里人都叫她“年”。年已经70多岁了,智障,当年她老头在街上赶集时捡的她,看她可怜,也想自己有个伴,就把她带了回来,这老头也老实巴交。两个这样的人成家,日子自然是过的是很苦。
他们生有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生下来才几天,就给了同村的另外一家,大儿子现在已近三十岁。女儿一个嫁到了外地,另一个嫁到了附近的村子里一家不怎么富裕的人家,也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前些年,村里人的生活过得都不太好,年家尤其贫困。 她买不起新衣服,穿的自然是破的,旧的。她每天在村子里转悠,也到邻近的村子转悠,看到有人洗了衣服搭在外面晾晒,就会偷偷的拿走自己穿,内衣内裤,秋衣秋裤,毛衣外套,裤子什么的她都拿,就连袜子鞋子,她也往家里拿。所以,一到农忙时节,大家都上地里干活时,就提防着年,晚上也要把晾晒的衣服收回家,她是最容易在晚上出去“作案”的。
这几年,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自然会有一些穿的稍微旧一点的衣服觉得扔了可惜,就送给她。她家的衣服非常多,它自然也不会再拿别人晾在外面的衣服了。但是,她又开始偷柴,谁家的柴剁了整齐放在外面,她会晚上去扛一捆,又扛一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村里人看到可怜,即便是知道是她拿的,也只是说说她而已,没有人动真格和她生气。相反,有些人开玩笑:“年,又偷我家柴了!”年这时候像遭到了侮辱一样,一改往日的沉默,大发雷霆:“谁稀罕你的柴火?你才是小偷……”遭到她攻击的人也感觉挺尴尬的,和一个傻子来怼去来怼去,觉得拉低了自己的档次,便呵呵笑着,向一旁的观众说:“真是傻子!肯定要去偷别人家的柴了。”
年家的生活过的也拮据,虽然也住上了前些年盖的新房子,但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客厅里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靠窗口的位置放着一张老旧的柴床,上面堆满了破衣服,破鞋子。四个卧室里,其中一个卧室堆满了杂物,篮子,袋子,还有她家打的粮食,胡乱的放在地上,堆的满满一地。另外一个卧室,又放一张床,床上又堆了一床的破被子,破衣服。中间的那个卧室是他俩的睡的,也是一张破柴床,上面铺着破旧的铺盖,一张八仙桌放在床旁边,鞋子随便扔了一地,屋里一股难闻的味道。
第三个西头的卧室紧紧的锁着,是他给儿子留的,可儿子一年到头也不回来一次,有时候三 、五年回来一次,一毛钱也带不回来,这孩子也不中用,挣点钱自己又去网吧挥霍完了,回来的路费还得找亲戚借,春节时在家过几天就又走了。这家,其实就是老两口在守着,屋子里也没有打扫过,没有人帮他们整理过。说闺女是父母的小棉袄,可她的闺女一个嫁到了外地,十几年都没回来了,另一个虽然离得不太远,但是经常外出打工也不怎么回来,更不会帮他们收拾屋子了。老两口自生自灭,逢年过节,别人都有儿女侄孙承欢膝下,热热闹闹的团聚,可他们仍然是老两口。
平时的生活更是非常的拮据,他们没有其他收入,只靠种地卖粮维持生活的费用。前几年他们家还有一头牛,有时候一年能下一头小牛,半大卖点钱补贴家用。可这几年,他们的运气不太好,有时候老牛不会下崽,有时候下的崽长不好,有时候养的总生病,干脆就不再养牛了。这就断了他们家的一大笔收入,平时省吃俭用的,买盐买菜买药,尤其是看病,这可是一大笔要支出的费用。所以钱一分掰着两分花。
年看到邻居吃饺子,回去对她老头说:“哥,我也想吃饺子。”他老头说:“吃屁饺子,啥都没有,咋包?”年说:“你去街上买饺子。你去买点肉回来,包包吃饺子……”“就你知道吃,我没钱。”老头说:“去吧,锅里还有玉米糁汤,吃点馍馍。”年有点生气,还有点撒娇,像个孩子似的:“我不喝玉米糁汤,不想吃馍,就想吃饺子。”他老头说:“吃饺子,吃饺子,就你知道吃!”然后哐当一声关上门回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