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无戒老师的文章《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忽然想起了家乡。
家乡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在大学毕业后,没能经常回去。至今十几年,把回去的时间算在一起,也不到三个月。
为什么不经常回去呢?
工作忙没时间、假期短、路途遥远、家里没啥事等,都可作光明正大的借口。不想回去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一点是无法自欺的。
时隔多年,直系亲属大都不在了,便不想回去。
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祖父母未过世前,全家老小,不论远近,都会在过年时聚在一起。七大姑、八大姨也互相串门。带着孩子、一些烟酒点心。
一个屋子里,大人们高兴地聊天,孩子们一起喧闹,为了一个糖要哭鼻子。初三这一天,总要摆上几桌酒席。一大家子在一起吃喝,过年的气氛也更外浓厚。
后来,伴随祖父母、亲人的故去,家乡在我心里变成了伤怀之地。回去后,走马观花一番,与乡里乡亲打个招呼,说些家常里短,没有营养。
其实,我更喜欢那一方水土和空气,在熟悉的环境里也格外舒服、放松。
家乡的人变了,更不想回去。
当小时候的玩伴、亲属家的孩子都长大后。纯真的友情,就变了。就如同闰土之于鲁迅,多年以后重逢时,两人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般亲密无间。
按大人的规则来,生活就变了味道。
你过得好,亲朋们嫉妒,便想着倚靠你;你过得不好,朋友们也许更加高兴。在他们眼里,如果大学生混得不如意,反而会得到一种安慰。
有一年,我带了十几个红包回去,满以为够用了。结果,不得不把身上的现金,都贡献出去。大家都看着你,东北农村的人情往来,很在意面子。嘴上说不用给孩子压岁钱,实则希望你多给一些。
这些倒能理解,钱也不多。
此外,人际关系变得现实了,或者显出真面目。
当年,我为了凑房子首付,问过了主要亲属,希望姑姑、叔叔们支援几千。结果,都说没钱。那时父亲过世,我又没啥影响力,只好悻悻而归。
我要是有钱,也不必去借了。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是如何想的。
回到城里,我总会接到远方亲属的电话。对方假意关心,实则有求于你。无非一个钱字。你若不答应,对方就会说,小时候抱过你,某时又帮过你。诸如此类的情感绑架,让你有愧于心。
这个时候,我们之间的关系,又好到了非借钱不可的地步。
披着亲情的外衣,带着血缘的羁绊,你也具备了一种义务:为家族贡献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越来越小型化。几十上百口的大家族,已经很少了。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变得非常常见。
近几年,一两个人的家庭也多了起来,或者空巢老人,或者是空巢青年,或者孤独的宅男宅女。
人与人沟通手段丰富了,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因此加深。至少,对于一些离家在外的人来说,与家乡的纽带,也日趋薄弱。
见面的次数少了,各自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了,关系也就淡了。
我与家乡的联系越来越少了。
五年前,老家的房子因电路故障失火,烧成了白地。我特地回去看了。在一片乌黑的废墟上,我的心瞬间空了。小时候生活的“家”不存在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愿回去了。
唉,回不去的家乡。并非再也不回去。
回家,更加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