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你还记得那个小屋吗?”
“那穷地方,记得它干啥?”爷爷眼角含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真的不记得了?”我有些失落,穷追不舍的问。
“咋,你还记得?”爷爷斜眼看看我。
“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几乎我眼里含着眼泪,颇有些动情的说。
“我还记得,那年拉着你的小手,在两片树林夹着的林间小道上走,路两边阵阵花香,到现在想起那情景,都好像闻到了花香。”爷爷也被我的动情感染了,浑浊的眼神仿佛穿越到了过去。
爷爷家家的老屋住的偏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方圆几里地,只那一个小屋,小屋坐北朝南,院前有一口井西面有个下坞,用来放一些杂物,下坞的东面有一条小路,直通向大路。除了房前屋后种些菜以外,爷爷家的除了那条通向大路的小路,全都被果树包围着,果树的外围贴着大路的地方,有四五行大树。
果树、各种虫子、鸟儿、花、永远也拔不完的草、鸡鸭鹅、一只灰色性格寡淡的猫、老鼠、一个收音机、蜡烛,便是陪伴我们祖孙的全部。
以前的日子多美好,除了穷就没有别的烦恼,以前的环境多美好,但是因为穷,没有人愿意多看它一眼。爷爷也是仅有闲暇,记住了两边路上飘着花香的时候他拉着我走路的情形。
那小屋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还有那只猫,还有那片果园,还有走出院子那条小路通向大路,对面也有一个小树林。那片小树林在我的梦里,经常梦幻一样的结着很多奇怪的小精灵,或是枯木结新叶一样的长出很多美丽的花。
以前我特别希望爷爷给我讲以前的事情,但是爷爷都不愿意给我讲。现在爷爷年迈,经常给我讲以前的事,但是都是东一下西一下零碎的片段。在他的话语里,听的最多的就是他的经历,以及在他人生每个阶段的选择,并且总会强调他不后悔。
最近我在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以前看过一遍,并没有太大感觉,今天又拿出这本书重新来看,中间有这样一段,“那个卖爆米花的人小时候也总想出去游荡,但却选择了买一辆制作爆米花的机器,年复一年的攒钱,等到年老的时候,他将去非洲待上一个月。”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自己及很多人,也忽然想起了爷爷。爷爷所说的不后悔,大概就是对现在生活的不后悔,并不是对他自己不后悔。也许他也有很多梦想,但是因为家里有太多的儿女,身上有太多的负担,他不得不选择一条稳妥的路,这世上的很多人大都在走这样的一条路。
那个小屋对于少不更事的我来说是天堂,是难得让人心灵安静的场所,那里几乎充满了欢声笑语。有和爷爷一起将蜡油穿条线再变成蜡烛的经历;还有和爷爷一起在烛光下,拿着削尖的木头笔,蘸着墨水,给远在他方求学的叔叔写信的情景;还有抓到了一只刺猬拿洗衣盆扣住,刺猬却遁地的情形。然而,对于爷爷来说,那间小屋,就是穷的象征。
对于每天吃喝玩儿乐,不用操心地里的活的我,满眼都是美景,满眼都是可以玩的东西。对爷来说,每天都要刨土备地、修剪树枝、上山下坡、拔草施肥,也便没有美景可言了吧。
就像是外出旅游的游客对着美丽的风景唏嘘不已,留下自己到此一游的垃圾,而每天去捡拾垃圾的清洁工人,面对着成吨的垃圾,他们一定无瑕再看美景了。
在爷爷那个年代生活非常不易,光是去高中上学的路就要从凌晨两点走到九点,爷爷都能坚持念完高中。而爷爷的儿女,念过高中,并且继续就读的只有叔叔一人,爷爷的孙男孙女念过高中的也只有两人。我小时候常常感慨,是我父母的幼稚造就了我和弟弟的辍学,后来去叔叔那里,叔叔嘲笑我为自己找借口。叔叔说,他当时一门心思就想,好好读书,才能脱贫。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叔叔变成那个能静下心不受外部干扰的人,而我却很容易被太多琐事干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