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月份很小离30岁还有半年多,可是突然它就小于150天了。我心里总觉得自己离3开头还有几年,突然就进入倒计时阶段。
一个人的时候,我会问自己现在是刚毕业的时候设想的生活么,除了没钱和没结婚我基本都将理想活成了现实。只不过这部分是自己的生存欲望而不是人生梦想。
30岁的好处和坏处都特别明显,甚至它的坏处就是好处,比如对消费的看法,对深度亲密关系的理解和对自己的接纳。很多期待说是抛弃,也算是降低了要求吧,毕竟即过了强求的年纪也没有了强求的资本。
不再感受到消费的快乐
现在的我还做不到不被他人影响,被定义被标签都是常事,可是至少对于想从我身上赚钱的消费主义来说,至少能做到拒绝,基本不太逛街,一方面工作越来越忙碌,另一方面也觉得逛街这件事本身越来越索然无味。
对商场里的大部分衣服无感甚至觉得很不符合自己风格。偶尔碰到喜欢的设计风格也会花重金购买,如果时间充裕,其实会首选定制的衣服。并没有做到做到像当下流行的断舍离或者极简的风格,趁着最近一次搬家扔掉了非常多的东西,日常用品例如化妆品全部只留常用的单品。
当然事情也有两面性,这导致简单的消费再也无法带给我快乐,我不能通过报复性消费去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焦虑了。
不再为社会标准感到焦虑
我想结婚生子的念头在26岁的时候最强烈,经历过一次非常糟糕的恋情之后也没有对婚姻失去信息,却不再以社会的时刻表审视自己。
慢慢理解了每个人的个性化生长,特别是自己这种花了很多年才学会如何维护亲密关系的人。这是一门学问,学校却不教,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方法、边界,探知自己内心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在满足自己和对方中取得平衡。
婚姻和子女应该后半生亲密关系的最大学问和考题了吧,既然知道自己还没有学校,何必愣头青闯进去让多方受难?想通了这些,也就不再为社会要求买单。亲朋好友的催促偶尔应付下也无伤大雅。
不再指望别人喜欢我,拒绝也是一种快乐
我还深深记得有一年我学会了拒绝的快乐,不论是陌生人还是最亲密的父母,让我感到自我被冒犯的时候选择拒绝。这种掌控感和对自我的温柔,是成长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分。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只能稚嫩着学习各种过来人的经验,其中不乏标签化和表层化的要求,在没有防御好自己的时候过度交出自己,导致自己一度非常抑郁,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
这种拒绝自然会导致很多人不喜欢,或者产生正面冲突,最亲近的人也指责过我的冷漠,认为我们这代人没有亲情观念。然而这份代价,似乎在呼吸到自由的空气时,都不值一提了。
不再迷恋爱情,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当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受够了爱情的伤害。自己和周围的小姐妹们实在不会谈恋爱,从影视剧和书本中生搬硬套的方法论,只会害苦了自己和对方。其实这也是亲密关系中的一种,只不过我在这门课了不及格。
其实这也是众多修炼中的一门,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睁开眼我还有工作、亲人和朋友,爱情来的时候坦然接受,走的时候不拖泥带水,放不下这三个字就是不能接纳自己的失败而已。
如果一辈子没有爱情,又何妨呢。
不再期待他人的即时回复
朋友间已经流行一句话,能够即时回复是一种美德。其实侧面反映了我们这个阶段已经不再感受到社交压力,想回就回,不想回复就说自己忘记了,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别人对我的信息不即时回复的时候,我也并没有感受到忽视的难过感。
其实20出头的时候是很期待别人的回复的,一件快乐或者悲伤的事情分享出去,得到回应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现在的话除了客户或者老板的信息,我估计自己做不到百分百即时回应了,毕竟生活越来越复杂,总有各种维度的事情干扰。谁都不容易的感慨。
也许未来我会继续看淡,更多的期待会被生活的失望填满。认清了这件事,便不再害怕。犹如我喜欢的《弗利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