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虎符,1973年被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村民发现。虎符是中国古代调兵所用信物,此件左半符的虎作行走状,与君王的右半符合符后可调动五十人以上兵力,是秦国军权高度集中的象征。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文物沿墙陈列展柜中。

现存世的秦代虎符仅有三枚,其身上有铭文四十个字,其中有两句话是右在君,左在杜。秦国只有一个称过君,也就是秦惠文王,考古学者断定这件杜虎符就是在这个时候铸造的一件文物。

杜虎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专门用作调遣杜县一地的兵将,有了它调兵遣将不在话下,无它,除非王亲自驾临,否则无人听命。其通常做虎形,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朝廷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刘奕君站在博物馆展柜前接受《国家宝藏》的守护人印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