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此文章为厚嘴皮乌鸦公众号(id:houcrow) 原创且首发,转载请联系厚嘴皮乌鸦公众号(id:houcrow)
BM推荐
每一次阅读
都是生命重启的过程
我们为你诚意精选好文
共赏世界的多样之美
现存的套路怎么玩
who care?
在意的
是抛开一切表皮下
那个最真实的你
没有所谓的经验能让你真的少走弯路,只有自己经历了,体验了,思考了,才是自己的。同样的问题在不同场景下,答案也是不同的。所有你该经历的,不管直道弯道,你都少不了。
刚入职场的我曾经问老板这样一个问题:需不需要穿正装,让自己显得成熟一点?得到的答案是:你穿上正装了,你就会成熟吗?
1.
言谈举止,一个问候,一个握手的力度,都可能暴露出我的青涩,换了一身正装只会让客户看到你的浮夸罢了。沟通技巧不是资本,成熟睿智也不是我的资本,年轻活力,不晓世事才是我的资本。
我的Boss,60后,孔儒之道的深刻践行者,处事平静。不管和谁说话,他总是会用上您的称呼;语气都十分平和,非常客气;每次送客下楼,总会按下电梯,直到电梯已经显示下楼才会转身。虽然我不知道他在家接电话的状态,但我相信,一定是端正身姿,而我,大多数时候都是靠在椅子上。
但是,(一定有但是,呵呵)在他口中常听到一个词,太。太厉害了,这个人太了不起了,这个想法太不错了,太棒了……“这设计太棒了”,“你这理解太深了”,我开始明白了一些门道---这其实,是他的交际武器,赞美。
有一次,我咨询他一个事情的跟进情况(这是我之前提出的一个想法,提过不下一次,当时听到这想法时,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太好了”),然而,这一次,他的回应依然是:“哎呀,你这想法太好了”——原来,他认为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想法。
从那以后,我学会了一个做事心法:只有用户说好我才认为是真的好。
他沿袭了中国数千年的礼仪之道,却只记住了浮层粗陋的套路,不亦嗟乎?
2.
看过很多沟通技巧的书,记下了很多与人打交道的细节,然而真的没什么卵用。我常为了一些细节忘记了我要表达的内容,变得总是习惯性头脑空白。直到后来,读了一本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全书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的态度——永远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
其实整本书所描述的要领无非就是这句话,至于技巧,套路,你永远不知道你下次聊天的时候对方会说什么,会先说哪一句,会一上来就问问题,还是会寒暄很久才引出主题,或者对方刚好心情不好,听什么话都觉得不好听。
而只有放下自己,站在对方立场去思考的时候,即便措辞只能得60分,但你的态度可以得90分。至于话术,至今我也只学会几句皮毛。
套路再多,自己也总有被套进去的一天。
我不会说出多么华丽的语言让客户无法拒绝,但我的真诚,我的态度是有可能让客户不忍拒绝。虽然社会不相信眼泪,但社会相信未来。
进入陌生行业,没有经验怎么写简历?写出一堆干货,你做不到;写出企业发展大计,你做不到;写出满腔斗志,你做得到,但未必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市场不相信口号,市场相信结果,除此以外,市场也相信未来。
对方希望看到的不是这个行业现存的套路你要怎么玩,而是你在没有套路的时候会怎样玩。
3.
刚进大学时,我完全不懂服装设计,也不知道设计需要注意的一些构图规则。而那时,我脑子里充满了想法,设计出很多作品,获得老师的一再称赞。那时的我没有经验,没有规则,脑子里只有情感,只是很真诚的去创作,仅此而已。
正式进入这个领域,开始学习很多设计思维,色彩搭配,黄金分割之后,我再没有画出之前那些天马行空,让我欣赏万分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有设计感的作品。技术的一次次迭代,一次次超越,但我找不到每幅画的归属感,因为我知道这样的设计,别人也能做到。
毕业之后,大多数同学继续着这样的事,习惯性的改版,习惯性的模仿用料,习惯性的手稿技法。我知道,他们中很多人会成为优秀的设计师,但很少有几位会成为真正的服装大师,因为,套路太多,就会忘记真诚。
套路是生存必需品,但真诚却不该就此沦为奢侈品。两品相加,才是赢家。这,很难。
小编说
不要把每个人想的太聪明,也不要想的太愚蠢。有位哲人不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谁是真心实意对我好,还是认得出来的。”
有了雾霾,怀念晴天。太多东西浮于表面反而促使人想去看清背后的真实。什么叫聪明?不是套用烂大街的东西,而是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没法做。拨开套路,拿出自信,直面真诚。
当然,在力量均衡的时候不否认套路会带来的一些好处,在这种时候是花力气学更多的套路,还是成长自己?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别说那不起眼的一套套路数,阴谋诡计都是浮云了。
什么样人会真的在乎套路呢?绝不是更好的你。
本期策划:选题组-挖藕
文章来源:厚嘴皮乌鸦
文案优化:选题组-小恬
编辑审核:晓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