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混沌一节大课知道了黄奇帆老师,听他的课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就是下面这节课。

因为不过瘾,又搜索黄奇帆老师的书,有两本《分析与思考》和《结构性改革》,分析与思考是一篇篇的主题课,《结构性改革》更具有系统性,翻阅后喜出望外,所以想用几篇文章,把觉得有所获的地方分享出来。
1,读黄奇帆老师书的目的
我有个理想“better man and better life”,成为更好的人,过更好的生活。所以知道优秀的人,我就想学习他。听到黄奇帆老师的大课,给了我新的视角,我脑子里就有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他就可以分析的那么透彻呢?他的方法论是什么?他是如何思考的?有哪些好的思维习惯我可以学习等等。
2,黄奇帆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论
没想到在书的前言里黄奇帆老师就把自己的思考方式教给了读者,他通过唯物主义辩证法思考问题,相信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对任何事物先找出其中的核心矛盾,明确核心问题,而问题常常是存在系统之中、现实之中的,可能表现为结构性的、体制性的、机制性的、制度性的问题,运用“问题-结构-对策”的逻辑分析范式,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这个诀窍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难,待我们在后续问题中一一验证。
3,为什么是结构性改革?
什么是结构性改革?什么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供给质量满足需要,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主攻方向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当前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
如果把中国经济想象成我们跑步,想要跑得快,不光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还需要肌肉的支撑,身体的协调,呼吸的节奏等等,不是单独哪一项强就可以,需要各部分都做提升,还要整体协调,而且要持久。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之所以能有所发展,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改革开放,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魂,“三去一降一补”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和关键点。
这就是这本书为什么是《结构性改革》,是结构性改革贯穿了整本书,下一次我们说一说具体的事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