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俞校长推给我一篇文章,扎心的文章——李松蔚的《到底什么是做自己》。
不是什么新的立论,就是悦纳不完美的自己。但是当那些文字密集且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还是被劈头盖脸地唬住了,吓得一动不敢动,因为那就是在说我自己。
是啊,应该认清了。
——自己是怯懦的,纠结的,有时还有一点丑恶。把诗和远方想象成“做自己”,把现实中的苟且说成“失去了自己”,那是很浪漫的一种思想,也是不切实际的自我美化。承认吧:我们正在做自己,不好看。完整的自己就包含着现在种种不好看的部分。这是真正的勇气。当然你是为了别人,没错,但归根到底是为了你自己。只是有时不想承认,因为我们还没做好承认的准备。真相是,自己随时都在,随时可以看到,但需要一点勇气:“每个人第一次发现自己身上有这些东西的时候,都是有点难过的,没关系。”
这几句话是丧到底了。它撕下了所有的矫饰所有的托词所有的底牌所有的伪装,暴露出赤裸裸的生活的本质。
哭着跑开也没有用,因为我已经看到了镜子里丑陋的自己,逃到世界尽头也无法忘记。
那就接受吧。
真相是戳眼睛,但是它却无比诚实,它给了我一条明确的底线,让我知道,往前走吧,大不了就是这样了,大不了就是重新摔回这里了。
它是巨大的包容。它说:放心吧,那些好与不好我都知道,这就是你。
它是及时的原谅。它说:没关系,你本身就是这样的啊。
它是温柔的体贴。它说:放轻松,你能走到哪里就哪里,不用勉强,我知道你已经尽力。
它让人舒服,让人安心,让人平静,让人放下所有的野心、愤恨、不甘与焦虑,陷进它无边的怀抱里,重新做回一个孩子。
这样,便是做回了自己。
另,
李菠萝有情绪。
她周日要演出,上周得我的许可力争周一早送学校。结果今儿老师说要考卷二。她要我跟老师争取,周一去补考。
我猜想,她内心在抗拒,还没有准备好。
明天该怎么跟她说?让我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