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那年遇到了一个特别劲劲的语文老师,已经是大叔的年纪了,可还像一个嫉恶如仇的愤青,看不惯了直接怼出来,固执又好玩。他在我们学校出名,除了文笔犀利,做事个性外,还因为他有一个特别会打篮球的儿子,那个年代属于学校的风云人物。
一次上晚自习,他在讲课,楼上的桌子板凳哗啦啦的响,本来没人在意,突然间见他一个箭步冲出去,大喊,楼上的,再这样影响我上课,我不客气了。
本来觉得他可帅了,当他回来时,大家哄堂大笑,因为他脚下的皮鞋是一只,瞬间哈哈哈了。还有一只在讲桌下面,冲出去的太快了,忘穿了,回来后他淡定的继续讲课,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讲着课,他突然发出了一阵冷笑,哼,龙应台是谁呀,说的是啥呀,她的观点怎么这么可笑。我压根没听说龙应台何许人也,哼。
这就是他的可爱之处,像个小孩一样的老师。也是在那个年龄第一次听到了龙应台这个名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2665/e122a4d625cac8d6.jpg)
前段时间跟着苏州的老师培训,培训完有同事老师推荐点早教和育儿方面的书。老师沉默了一会说,看看龙应台的书吧。龙应台三个字就在脑海里了,看到了她的人生三部曲,决定先买本《目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2665/bcd46eae026e53cd.jpg)
整本书看下来,觉得她的整个风格让人很舒服,就像秋天的午后,暖暖的却不炙烈,偶尔有点小风从窗户吹进来,坐在椅子上,腿翘着,好不惬意。
一 人生的两本存折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两本存折,一本存着钱,一本存着时间。无论是慷慨还是吝啬,一本可以越来越多,而一本只会越来越少。
年轻人总是拿时间挣钱,累了,困了也会醒着拼。到了一定年纪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了,又会拿钱买时间,买各种vip,以便节省时间。
以前的我总觉得,年纪轻轻,不说拼到那个地步,可总归不能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可听了龙应台,一个像妈妈一样温暖的告诫后,觉得事情也没有那么绝对了。
金钱赚的再多都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可时间却只愿多给温暖心爱的人。对待金钱越来越慷慨,对待时间却越来越吝啬。是呀,对孩子,对父母,对爱人,多挤出时间,高质量的陪伴而不是为了陪伴而陪伴。
课下跟一个家长聊孩子,妈妈说,孩子特别古怪,特别倔,也不爱去游乐场,也不爱跟出去小朋友玩,也不爱上课,真是没办法了。
那她爱什么呀?
她只爱玩我的手机,不到两岁,没人教,就会点开爱奇艺,我的收藏,然后找播放记录,一整天一整天的看,真不知道给哪里学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2665/7038728fda4fe72b.jpg)
家里除了她,还有谁一整天一整天的扣着手机呢?我想了想,还是不太客气的问了一句。
妈妈略尴尬的一笑,说,她爸爸。
我也笑了笑,不再戳穿了。
既然把时间从存折里支出了,不管多还是少,就尽量的珍惜。你打你的英雄联盟,娃玩娃的。那你还是去挣钱吧。所以比较忙的,没时间陪孩子,陪父母的年轻人,有时也不用太自责。哪怕是一分钟的高质量陪伴其实胜过一整天的心猿意马。
有一句话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是写时间的,多美呀,全给了手机就太浪费了。
二 年轻过
整本书,叫目送,其实写的是龙应台对孩子,对父母,对身边一些小事的感悟。当然更多的篇章是写父母,对父母年事已高甚至离去的无奈。
父母是每个人心中的软肋,每每看到对父母的描述,哪怕是再朴素的文字,都能看的我眼泪打转。
![](https://img.haomeiwen.com/i1532665/289c2faf9b8b8448.jpg)
妈妈现在走路那么轻,说话那么弱。记忆中,她总是那个笑的最大声,运动最夸张的那个,少女时代,还常常因为妈妈太野,太放肆,而觉得丢脸。她拍大腿的样子,她站在梳妆台前认真抹口红的样子,她把紧身裤使劲往身上提的样子,拿着我的化妆品研究的样子,年轻时也那么的爱美。
爸爸的背现在也越来越弯了,头发也没那么浓密了,上次回家还摔了一跤,浑身擦破了皮,怎么那么笨呢。小时候他拿鸡毛掸子打我的样子,教育我的样子,教我骑车的样子,回家先摸电视机然后瞪我的样子,好像也没过去多久,可他们跟时间的拔河怎么输了似的。
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一岁一枯荣,这些记忆像黑白片,虽然时过镜迁,可真的好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