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并不是绝对的,更确切的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优点和缺点,他们都只是一个人的特点而已。
用得好,用对了地方,缺点也会变成优点。相反,有些优点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变成缺点。
比如,我发现自己有明显的损失厌恶心理。
所谓损失厌恶心理,就是同样一个东西,你得到它产生的喜悦,跟失去它产生的痛苦相比,痛苦的感受会比喜悦更强烈。
据说还有研究证明过,得到的喜悦至少是损失的两倍才能够互相抵消。
这其实是人的不理性的心理表现,会被许多商家利用来进行促销活动,最终让你多掏钱。
比如,很多商品都会推出免费试用的活动。比如净水器什么的,免费送到你家,免费安装使用,过一个月之后,没有任何理由,你可以退还给他。
但事实证明这种促销手段非常有用,大部分人都会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买下来。因为你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好像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你的,如果要把它还回去就会产生很不乐意的感觉。这其实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损失厌恶心理。
我们看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书,会发现“损失厌恶”被定义为一种心理偏误。
作为一种心理偏误,似乎是我们应该用理性来避免的。
但也许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或者说既然难以避免,那么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加以充分的利用。
比如我,别人分享的资源或者课程,只要是自己没有定的课,就想点进去。就算没有时间看,但也要先收藏起来再说,似乎不这样做就吃亏了。但其实除了占用内存,也未见得真的发挥了什么作用,到最后有些特别喜欢的自己还是花钱买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很不理性的行为。这种心理偏误造成的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耗散都是显而易见的。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要想克服这种人类固有的心理偏误,其实非常困难,更好的做法应该是换一个领域利用它。
比如,我就有意识的利用自己的损失厌恶心理,在两个地方发挥了作用。
一个就是007的作业和点评,因为有可能不完成要交罚款,所以我经常在想偷懒或者绞尽脑汁什么都写不出来的时候,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不行,一定要做,否则要罚款呢,又丢脸又亏钱。所以我做的一直很好。现在再加上点评得第1名能有红包,所以我做得更好了。
还有就是英语学习,我报了一个为期6个月的英语培训。规则是在这6个月当中只要达到了学习目标,那么学费会全额返还。因为能够返还学费,一想到如果坚持不了学习,就会没拿不到返还的学费,哪怕是我学习效果不好,我也能坚持下来。目前为止已经学习了三期,每一期都拿到了返还的学费,然后再把拿到的学费报下一期的培训。看上去这笔钱可以一直支撑我学下去。
所以说,有缺点,不理性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自己能够认清自己,善加利用,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