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针灸真髓》论上髎穴

《针灸真髓》论上髎穴

作者: 杨墩敏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19:09 被阅读0次

二仙穴:上髎、次髎。功用:利水、调经、排瘀、疏筋。

上髎:治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的名穴。一切下腹部的疾病都在此处显现。上髎绷紧,手足发冷不适,灸此处后,手足自会温暖,小便爽利;治小儿遗尿。

上髎和小肠腧为女子妊娠月经点。此点如有压痛,在女子为子宫头部疾患(子宫口糜烂、子宫头部癌)、附属器疾病(卵巢及喇叭管炎症、脓肿等)、月经、妊娠等的表示;在男子表现为摄护腺炎,并为受侵的一侧为阳性。

小野寺氏:子宫体病例,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的压痛点为阴性;无妇科病的妇人,此压痛点如是阳性,则是月经期,经前2到3天为弱阳性,月经开始为显著的阳性。月经终止后2到3天为弱阳性。妊娠初期(第一月或第二个月)多为阳性,以后则变为强阳性。

妇科诸疾可以选此处针灸,特别是经期腰痛,或者痛经,针刺加灸效果好!

相关文章

  • 《针灸真髓》论上髎穴

    二仙穴:上髎、次髎。功用:利水、调经、排瘀、疏筋。 上髎:治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的名穴。一切下腹部的疾病都在此处显...

  • 八髎

    【上髎穴】 调理下焦,通经活络。 主治: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腰骶痛。 上髎穴配...

  • 泰宁养生│针灸实用病症调理 三

    背腰部穴位: 大椎穴、命门穴、大柕穴、肺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肾俞穴、上髎穴、膏盲穴。 大椎穴: 【别名】 百劳、...

  • 2019-04-19正骨后结合六君子疗法,即为:砭、针、灸、罐、

    关注微信公众号 爱医讲坛《奇穴针灸》《方剂学》《中医经络腧穴学》《伤寒论》《黄内内经》《针灸学》《中医基础理论》《...

  • 读《针灸真髓》有感

    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针灸真髓》,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人代田文志,书里的主要内容是他跟师泽田健先生学习针灸十多年所记的...

  • 二仙穴

    二仙穴:上髎、次髎。 主治:利水、调经、排瘀、疏筋。 上髎和小肠腧为女子妊娠月经点。此点如有压痛,在女子为子宫头部...

  • 腰阳关(DU3) Lumbar Sunny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十六椎下有阳关。 【取穴】 《针灸大成》十六椎下,坐而取之。 《中国针灸学》第四腰椎棘突...

  • 八髎穴位位置图和作用,八髎对女人的作用

    八髎穴,有八个点,左边四个右边四个,分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正好是在我们腰骶的部位,其擅长调节全身的水...

  • 八髎穴对女性健康很重要

    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它是一组穴位,所以合称一起就叫:八髎穴,有八个点,左边四个右边四个,分为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

  • 针灸四缝穴

    针灸四缝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针灸真髓》论上髎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ja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