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声端午安康~
第一天休假,甭管节不节日,我的惯例就是休息+打扫。
所以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洗衣服,由于天气热打扫完全身汗,冲个凉再换身衣服回外婆家吃饭。
记流水账没啥意思,重点说两件事吧:
1.入坑
话说冲完凉还有时间,便躺着休息会儿,拿手机出来看看,本来打开支付宝准备还花呗的,结果被苹果专区订阅号发的几十条消息吸引了注意力。这一看,顿时气血上冲: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4437/99883824bf51aef1.jpg)
只见消息显示两天时间内就消费了20多次共计400多元(6.3看还435,今天看居然471了),这是什么?!苹果手机目前是女儿在用,肯定是她买东西了。没想到啊没想到,她还是掉入了网游消费的陷阱!于是二话不说把女儿叫来质问,女儿一开始不承认,给她看了消费记录以及购买的是某游戏钻石后,她只能低头默认。还没等我大发雷霆,女儿抢先说:“我还你钱!”我愣住:“你哪里有钱?”女儿说:“我还有春节的红包。”说着打开存钱罐拆开红包给我凑。好不容易翻了4张毛爷爷出来,剩下的仅有零钱了。我问还有几十呢?女儿说先欠着吧,那几十块我以后再还你。我问:你觉得花这钱值得吗?女儿说以后不会了,强烈要求我别告诉爸爸,唉~看来老公的威慑力比我大一些。
看在她主动还钱还算有担当的份上,我借此机会把她教育了一番,没有惩罚。但是她后面又消费了36元,气得我称要告诉爸爸她才真的怕了,再次做出保证,终于止住了这股不正之风。
所以,孩子接触网络学坏或被骗真的很容易,感觉女儿被坑是迟早的事,我平时要多加留意了~
2. 过去
端午节在外婆家吃饭是传统了,但随着外婆腿脚越来越不灵便,亲戚也岁数见长,大家对聚在一起过节逐渐失去了原来那股热情。
比如今天只有小舅和小舅妈帮忙,小姨头痛,很晚才回去。
饭前聊天回忆去过去的事情,小姨突然对某件事耿耿于怀,称外婆以前不疼爱自己。外婆说:“那个年代我拿什么来疼你们,你们父亲没工作,就靠我一个人做点缝纫的活赚钱养你们6个,手心手背都是肉呀!”小姨不听,依旧控诉外婆差别对待,外婆情急之下说出:“你以前离婚没房子住,我让你和女儿在我这里住了那么多年,那你女儿现在是怎么对待我的?”气氛顿时变得有点凝重,小姨一听更不高兴了,匆匆扒拉吃完就说头痛回家睡觉了。
小姨走后外婆依旧跟我们诉苦,说过去年代艰苦,能供得起大姨一个孩子读书都不错了。小舅妈听着听着突然也冒出一两句不满的话,大意是说外婆过去对小舅管的少,但现在什么活都让他们家干。小舅听出话头不对赶紧打断,避免争端。小舅妈情商还算高,见小舅不满立马调转了话头,称外婆对小姨已经很好了,她刚才不该这么说。我们也七嘴八舌安抚外婆先吃饭,别为以前的事气坏身子。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没资格评论。但是联想到姨妈的态度,不由感叹儿女多有时候也并非幸事,条件好还能雨露均沾,条件不好,所处环境不同,则谁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姨妈作为大女儿,受的苦和享受到的福都比大家多一些,小姨觉得自己不被疼爱也可以理解。其实越到后面生的孩子关照越少,像大舅二舅都打过架被抓过,基本属于“放养”,后面的生活也都一团糟。小舅相对来说最乖,小时候还在我们家住过一段时间,和我感情很好。看到现在小舅生活过得最稳定,女儿也有出息,真替他们高兴。
插个题外话,外婆为啥说小姨的女儿(也就是我表妹)对她不好呢,因为自从结婚生子后逢年过节她从来不回来看外婆。老公家里有钱,所以财大气粗,某天外婆去她店里吃饭,发现她整容变漂亮了,说了句快认不出来了,结果表妹不高兴,愣是不叫外婆一声。唉~可能表妹不想认穷亲戚吧,更何况小时候被大家鄙视,现在生活好了自然也不想倒贴,可以理解。现在孙字辈儿也就剩我和表弟和外婆相处较为密切了,岁月不多,希望她老人家能过好余生吧…
送上节日祝福,回聊
![](https://img.haomeiwen.com/i5724437/74b031596b41352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