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宁办了一个面向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读书会,每一场读书会都有一个议题。
走进读书会里面,你会发现,大家一圈一圈的围成小组,每个小组都在分解和此议题有关的挑战。
若共读的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那么各小组就会列举管理者在带团队方面面临的三个挑战;
若共读的是《薪酬管理实操》一书,那么各小组就会列举人力资源从业者在制定薪酬战略方面面临的三个挑战;
……
有趣的是,所有大家讨论出来的挑战,都会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然后这些“挑战卡”会被整齐的贴在墙上。
现场的参与者,如果对于某个挑战有些心得,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便利贴上,贴在写有这项挑战的卡片周围。
于是每张“挑战卡”的左右,都贴满了“智慧便利贴”。
如果这时候你还在现场,那么你会看到,大家开始自动自发的移动这些“智慧便利贴”,把它们进行重新排列、奇妙组合。
最终,在促动师的引导和大家的头脑风暴下,针对每个挑战,现场都能演化出一个解决挑战的模型(方法论)。
而这些模型,蕴藏了在场所有人的智慧在里面。
吴清叶是一位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战略咨询和经营辅导的咨询师,他成立了一个企业经管读书会,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和新创企业的企业主。
每一期读书会,他都会把参与者分成AB小组,让他们分别共读两本不同的书。
假设本次读书会,A小组阅读的是《创业维艰》这本书,B小组阅读的是《商业的本质》这本书。
线上/线下交流时,2个小组首先会分别分享他们的读书收获、读书感悟、以及打算如何应用书中内容。
然后,A小组的伙伴要分别选一位B小组的伙伴作为搭档。
搭档双方交流了解情况之后,分别站在对方的立场和对方分享:
如果我是你,我会如何运用(我在读的这本)书中的内容来助力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时候,大家都在建立自己的跨界思考系统。
下一轮,双方交换书籍来阅读。
A小组换读《商业的本质》这本书,B小组换读《创业维艰》这本书。
读完之后,搭档双方再次交流,这一次,同样要和对方分享:
如果我是你,我会如何运用(我在读的这本)书中的内容来助力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这种视角转换的方式会很有趣,也会帮助大家吸引到不同类型的人、看到不同的潜在需求、听到不同于自己思维模式的建议。
陈宁和吴清叶,都是《促动式读书会》课程的学员。
刚刚你看到的,他们所采用的读书会形式,只是他们所用过的众多形式之一。
因为,学习过《促动式读书会》的学员,他们的每一场读书会,都可以做得不一样,即使现场读的是同样一本书。
做促动式读书会时,只要每一场读书会的参与者不完全相同,最终呈现出来的读书会体验过程,就会完全不同。
促动式读书会中,每个流程的设置、每个环节的衔接、每种道具的配置,都要参考此次读书会的目标和受众对象的特点,来进行个性化设计。
所以,在促动的世界里面,100场读书会有100种不同的形式。
就好比一位出色的调酒师,他并不是调出所有人都喜欢的酒,而是根据不同顾客的口味,调出适合不同顾客的酒。
所以,学会了促动式读书会的方法和思路,你就能做出千变万化的读书会。
当书友发现,每一次来参加你的读书会,都有“拆盲盒”的感觉,而且每一次参与都很尽兴、很投入、很惊喜,他们就会一次又一次的来体验。
那么,促动式读书会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促动式读书会中,参与者不仅能在这场读书会中获得有关书的知识,还能在你的引导下,跳出原书中的轨道,发挥他们自己的创造力,获得各种类型的创新。
促动式读书会中,参与者不仅能在这场读书会中发挥自己的潜能,还能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体验和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
促动式读书会中,参与者不仅能向这本书学习,还能在现场和其他伙伴交换观点、头脑激荡,并且在交流中产生醍醐灌顶的感觉,形成群体智慧的升级。
这样的读书会,由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参与者,把氛围的塑造权交给了参与者,把探索的灵活性交给了参与者,就会让他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这样一来,当书友参加“促动式读书会”时,他们会感觉像是置身于一部精彩的电影中。
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他们也不知道剧情会走向哪里,因为自己也在参与这部“电影”的创作过程。
我经常辅导一些读书会组织者、读书会创始人、读书会领读人、企业内部的读书会管理者……辅导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常常会面临一些共性问题。
【做社会读书会面临的问题】
1、 精心设计了一场读书会活动,结果来参加的人寥寥无几;
2、 在读书会活动现场,有人因为无聊,没等活动结束就悄然离场;
3、 在读书会中设计了很多互动环节,但是大家的参与度始终不高;
4、 参加读书会的人面对面建了群,可后面大家都不怎么在群里说话;
5、 刚开始做读书会大家反馈都不错,可再开展活动,之前来过的人都不再来了;
6、全职做读书会,花费了很多心思和精力,却只有一点点收入;
......
【做企业读书会面临的问题】
1、员工参与度不高,每次来参加读书会的人都很少;
2、好像大家对读书这件事没有兴趣,不知道怎么样引导和激发大家读书的热情;
3、想让各部门员工来分享书中知识,但是大部分员工不愿意也不会;
4、读书会一次又一次的开展下去了,可每次选书的问题都是一个大难题;
5、不知道什么样的读书会形式会受欢迎,更不知道如何开展读书会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难,但其实,只要你在读书会中引入了促动技术,这些问题就可以不攻自破,类似于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促动技术(facilitation skill)近年来被越来越多有远见的企业关注并引进。
所谓促动,原意就是让事情变得更容易。
它是一种激发人们参与感与创造性的方式,是透过一系列流程和策略,引领人们达成共识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的艺术。
促动师通常在促动中,扮演中立的角色,引导参与者放下自己的评判,让团队那份真实的力量呈现出来。
促动技术的架构性设计,让团队中的每个人,能够分层次的贡献自己的想法、经验,分享自己的感受、期待。
在促动师的引导下,团队的创新力会发挥作用,汇聚成集体的智慧成果。
促动技术背后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拥有解决自己问题的智慧。
促动师的角色,不是去传播知识,而是通过一连串的团队互动流程,营造一种改变的氛围,以重塑个体和团队的心智模式。
技法背后的心法触动了参与者,发生了化学反应,才会带来个人和团队的心智改变。
常用的促动技术有:
聚焦式会话法
团队共创
群策群力
世界咖啡
鱼缸会议
未来探索
开放空间
欣赏式探询
企业剧场
促动式读书会,其实就是把促动技术运用在读书会当中,形成一场撩拨人灵魂的读书会。
会用促动技术做读书会的人,称之为“读书会促动师”。
“读书会促动师”,和普通的“读书会分享者”,在做读书会的时候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读书会促动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讨论的指引者、情境的创设者、体验的塑造者。
通过创设情境,让参与者在体验中醍醐灌顶。
第二,大部分读书会喜欢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读书会促动师”会现场给你提供机会去探索、去体验、去实践。
TA会让你在这个体验的过程中真正的发生触底改变。
第三,“读书会促动师”能够引导参与者之间进行视角冲突与视角融合,扩展思维空间、共享智慧源泉。
因此,用了“促动技术”的读书会,往往能给参与者带来丰盛的体验、奇妙的感官刺激、群体智慧的引爆。
可以说,促动式读书会,秒杀市面上多数纯分享型的读书会!
如果你对“促动式读书会”感兴趣,可以和我聊一聊,碰撞一下,有趣灵魂之间的碰撞总能带来惊喜:hg681431,欢迎你。
网友评论